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按讚「白櫻文章」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或在臉書搜尋「白櫻」,每天看點正能量,吸引來更多幸運和美好。
關係的好壞取決於溝通,多數人都需要良好的關係讓自己感到幸福。
大家多半對親近的人都會抱著善意,但為何最後卻帶著愛,把關係越處越壞?就是壞在溝通力不夠好。
想要好好溝通,首先要擺正自己的認知,所有的苦都是認知不足帶來的。
在樊登的《可複製的溝通力:樊登的10堂表達課》一書中,提醒了我們很重要的事。
那就是把別人給的負擔轉為禮物,你才能感受到愛!
這點在和控制欲強喜歡管別人的人相處時,你都用得上,換個角度去看對方,關係就不同了。
這也是正面的力量,懂得往好處想,幸福就來了!
我們不斷在給予禮物,但多數人不懂得分辨
如上所述,我們不斷在給予彼此禮物,正常情況下,大家都是帶著善意的。
但這份善意,到了對方那裡,可能引發他的嫌惡感,甚至感受到惡意。
這就是不具備分辨禮物的能力,帶來的結果。
當你用微笑、鼓勵、認可、讚賞、尊重、擁抱、愛,以及一些實用的方法、經驗、知識、技術等等,給他人禮物時,對方很容易就能辨認出來並接受。
所以說話好聽、笑容可掬的人,總是特別受人歡迎。
因為他們會給人歸屬感、成就感、價值感,還能與他人形成一種共伴關係,讓對方感覺彼此是一國的,由此也可以讓溝通更加順暢。
但有許多人給的禮物是用嘮叨、抱怨、指責、批評呈現,這就需要多一點智慧才能分辨。
比如書中舉例,有個分銷商跟著樊登賺錢,但奶奶成天嘮叨他,說他不能老是沒工作。
他和奶奶解釋自己賺了很多錢,奶奶仍然認為不行,那都是騙人的。
無論怎麼說奶奶都不信,樊登聽後沒有氣得罵奶奶老糊塗,而是用他的高認知去看奶奶的行為。
點出了奶奶不過是在給孫子禮物而已,這代表了奶奶對孫子深深的愛和關懷。
要是你看不出來,便會覺得這是負擔而不是禮物。
其實這只要深入地想一下,就能看出是份禮物,若看不懂,是要吃大虧的。
對愛自己的人不耐煩,甚至惡言相向,關係怎麼會好呢?
包裝不好看的禮物
當一個妻子在抱怨丈夫時,她是希望能給丈夫婚姻幸福的禮物,想要讓兩人能相處得更好。
但丈夫往往只接收到否定而暴怒,或者不敢翻臉但也不想改。
如果丈夫能換個角度想,明白妻子還願和自己過下去,才會努力改進關係,那一切都將不同!
具備這種高級認知的人極少,所以白櫻總建議你別再嘮叨抱怨,這只會讓關係更差。
而是要直接說出自己的需求和想法,這等於也是把禮物的難看包裝拆開,直接拿給對方看。
想要丈夫早點回家,就直接說,「你在外工作一天了,我好想你,你可以早點回來嗎?我想趕快見到你。」
而不是抱怨,「你天天那麼晚回家,是把家當旅館嗎?」
如果遇到逃避型依附,照白櫻教的這麼說,他會躲得更遠。
但他們本就是特殊族群,要特殊對待,我們談的是一般大眾適合的方式。
白櫻結語
提昇自己接收禮物的能力,你就會發現,生活中看起來充滿了負擔,其實都是愛。
我們也要學會用正向的方式給禮物,才能打造美好的人際關係。
你的愛和支持,都會讓對方心情愉快,和他建立強烈的情感連結。
但有些禮物看起來沒那麼美好,我們也要想想,這禮物是否像表面上看到那麼壞?會不會也有好東西可以學習?
如果能看清每個人對你的善意,你的認知就提昇了。
在你的世界中,不會再只看表面,而能夠看到背後更深入、更有價值的東西。
這樣我們才能對別人給我們的「禮物」更加敏感 ,也願意以接受禮物的感恩心態與對方溝通。
比如有人嘮叨你穿多一點時,你會開心地回他,「知道了,謝謝你那麼愛我。」
對方也會會心一笑,不再擔心你,也很開心你接收到他的愛。
有人要你少吃點垃圾食物時,你會感激地說,「謝謝你為我的健康著想,你對我真好!」
而不是像個叛逆少年一樣,滿心不快地覺得對方好煩,一直唸唸唸,兩種想法,結果自然不同。
有的人很反感被唸,那是因為他有愛批評的父母,長期只給包裝難看的禮物,令他極為厭惡,導致他失去分辨愛的能力。
是愛讓我們更靠近,而負面的東西,則會拉開人和人的距離。
當你戴著負面眼鏡時,看到的東西都會醜化,上文中的孫子若一直糾結奶奶為何不認同他的工作,就沒完沒了了。
這個很重要的概念,分享給你,看後有什麼感想,你也可和我分享。
延伸閱讀(請點選標題觀看):
3. 在關係中漸漸失去「吸引力和魅力」?往往是你的「溝通能力」出了問題!
《參考資料》
書名:可複製的溝通力:樊登的10堂表達課
作者:樊登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05-01
ISBN:9787521717648
想要永遠都能找到白櫻?請將本站加入最愛。想看更多白櫻舊文,請按讚「讀者」(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想加入更多白櫻的粉專請留意本網頁畫面,向下拉即可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