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圖片來自愛奇藝電視劇《燦爛的轉身》劇照,僅為示意)
白櫻在我的好書共讀社團發問,遇到負能量時,該如何處理?
許多書友都熱情分享他們的見解,讓我也學到不少。
於是想著將這些好的思想也分享給你,時常看到讀者煩惱要如何處理身邊人的負能量,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用正面心態面對他們給的負能量。
1、同理心
遇到負能量時,如果你還能承受,便用同理心去理解他,了解世上還有這種形式的苦難和煩惱,開拓自己的同理心,更能接納不一樣的人事物。
對方之所以與我們分享,也是因為信任我們並將我們視為重要的人,甚至他是認為我很正能量,才會跟我說的。
我也明白他散播了負能量,是因為他想要解決、擺脫這股負面力量,保持正向心態,好好聽他說完,助他早日擺脫負能量。
將對方的經歷當作故事來聽,給予他認同和接納,用善心助他渡劫。
把他的負能量都轉換成正能量給他,同時也要清楚,對方不一定會接受,如果他業障太深,必須承受這些苦楚,也非你三言兩語能改變,只能祝福他。
2、劃下界限
如果不會被他人影響,我想多數人都願意幫助他人消除負能量,畢竟也是行善。
為何大家討厭負能量?是因為自身會受到影響,因此而變得不舒服,所以想要拒絕。
如何很想幫他,就要提醒自己在接收時,避免受到對方的主觀判斷影響,也不要過於共感陷入情緒漩渦中。
比如說對方在說某個同事的壞話,你也不能聽了以後就一起討厭那個同事,要有自己的判斷力。
別人的負能量是他的情緒抒發,要減少自己受到的影響,如果超過容納上限,就要和他保持距離。
覺察自己的承受力,而非僅是忍耐和壓抑。
對方的負能量若如海嘯般襲來,我們逃避也是合理的行為,他可能需要找更專業的人才能處理。
3、反思
被他人負能量牽動,是否是自己的內在也有問題?
比如說聽到某人抱怨他爸媽很偏心,你就很生氣,很不想再聽下去,這可能是因為你自己的爸媽也是如此,所以聽了以後反應特別大。
或是聽到朋友抱怨青少年很難帶,你便覺得不舒服,可能是因為你高中時期有不好的回憶,所以不願觸及。
接收到負能量的時候,也是個更了解自己的機會,若用這角度看待,你還能在這負能量中獲得些正能量呢!
白櫻結語
如果有人來找自己傾訴,大家多半會不好意思拒絕,除非他跟你關係很差,本來就不需留情面。
但若不喜歡、不願意,本就可以拒絕。
否則,他很可能會纏上你,因為這類人的朋友不多,大家都很怕他。
如果你因善良而願意承接,他可能會毫不顧慮地把負能量都扔在你身上。
其中一類人,至少還懂得禮貌跟感恩,知道自己造成你困擾,會感謝你的付出。
而另一類人不然,他們覺得你有義務幫他,你若今天聽了,明天也應該聽,哪天你不想聽了,他就怨你了,若你聽的時候不支持他,他也會翻臉。
後者白櫻會勸你一開始就不要接,第一次就可以藉故離開了,否則你聽到第二十次才說不聽,他一樣怨你,不如第一次就走。
沒有感恩之心的人,到哪都不受歡迎。
就算是前者,看起來很可憐,也不應該無底線幫他,除非你真的能量極強,可以課題分離,完全不受影響。
否則最後可能幫到自己能量耗損,他也毫無起色,若他註定要受這樣的苦,且自己不願意成長,誰也幫不了他。
白櫻也生長在很有問題的家庭中,我也花了很多力氣去療癒自己,如果我一直在抱怨父母,就連你都會不想看,連自己的文章品質都受到了影響。
這件事本就只能靠自己,就算去看心理師,也要自己能鼓起勇氣去面對,願把錢花在這地方。
還要願意長期配合心理師,嚴重一點的人,可能一年、二年才有一些好轉,專業人士尚且如此,更何況是一般人?
這也告訴了我們,不要沒事就找人抱怨,也不要期待對方跟你聊完就有神效,他也只是普通人,怎麼可能呢?
我們要永遠記得,沒人喜歡負能量,不要四處見人就發,只會讓自己孤立無援,眾人遠離。
文章重點
覺察和掌控自己對負能量的承受力,並學會保持距離。
不要盲目跟隨他人的情緒反應,保持自己的判斷力。
接受負能量時也是自我反思和了解的機會。
有時對方需要適時尋找專業人士幫助處理,不是你一己之力就能幫他。
學會拒絕負能量,不必因為善良而無底線地承受。
如果對方極為負面,也要合理地保護自己。
自我療癒與成長是一個長期且需要個人努力的過程。
不應四處抱怨,要避免將負能量傳播給他人,以免孤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