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圖片來自Netflix 電視劇《都挺好》,僅為示意)
原生家庭不夠溫暖有愛的人,一生難免多受苦楚,從小遭受的委屈和不公,改變了他們的性格。
他們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總是有很多的情緒,可能幼時還沒發現性格的異常來自於父母的對待,等到長大後發現了,就更難原諒父母的失職。
但我們終究要和原生家庭和解,才能繼續向前走,擺脫過去的束縛。
這不代表你要勉強自己和不懂愛你的父母相親相愛或是大度原諒,真正的和解是什麼意思呢?
和解不代表勉強
白櫻自己的原生家庭問題也很多,所以看了不少相關書籍,書中常看到有人踏上療癒之路後,第一個想法就是要去找父母和好,想對他們付出愛,期望就此改變關係。
但往往以失望難過收場,這點我也經歷過,我總幻想一切都是我誤會,但他們一次次證明了在他心中,我的感受和利益都是不重要的,不管我狀況如何,趕快付出就對!
哪怕自己對我的表現再冷漠,都要求我要孝順,後來我在書中也學到,如果對方不懂得尊重,那麼我們也只能選擇遠離,你本不該一直承受那些不公對待。
就連提倡愛的吸引力法則,都沒要求我們要任由他人隨意對待,它只建議我們遠離並且不要產生負面感受。
吸引力法則也希望我們可以多放大對方的好處,想像他對你好的感覺去改善關係,但若你內心是抗拒的,也不用勉強自己了。
你不用努力和父母上演相親相愛的劇碼,因為只有一人有心是遠遠不夠的,你也不用勉強自己原諒他們,雖然你現在的許多不堪,源頭很可能就是他們。
你那麼怕別人評價你,是因為父母自小不認同你。
你那麼怕別人遺棄你、背叛你,是因為最該愛你的人,沒有愛你。
你那麼自卑沒信心和悲觀,是因為生來就背負這樣的家庭和命運,導致你對未來不敢抱有期望。
這一切的因是他們,但這只是讓我們認清原因,你不能把生命耗費在怪責他們身上,一旦把責任丟給他們,就沒有改變的可能了,他們也不會為你負責。
他們可能會說一切都是你自己的問題,才會變成今天這樣,甚至外人也會這麼看你,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
和解的真正意義
我們對父母會有個完美的期待,認為父母就該慈愛體貼付出,包容鼓勵支持。
就像父母也會認為子女受他扶養長大,無論他怎麼對待你,你都該回報!
但這樣的期待是錯誤的,他是成為父母了,但不代表一個人當上父母後,就會馬上變成該有的樣子。
父母的原生家庭也可能是有缺陷的,他們也是帶著一身的問題成為你的爸媽。
想要和原生家庭和解,就要接受父母的不足,他們是有侷限的,所以他表現得那麼不像父母親識有的樣子。
不要企圖改變他們,我們本無法改變誰,除非那人真心想變,抱著想改變對方的念頭,只會讓自己很辛苦。
你可能還會期待父母來愛你,或是肯定你、理解你、支持你,把這些執念都放下,這些東西,你自己就能給自己,我們該向內找,而不是外尋。
我知道你現在還做不到,所以我們才要一直成長,讓自己的心靈更加強大,拒絕小我的束縛。
小我總是要你回顧過去,重播過去的陰影,這只會將類似的事又吸引來此刻的生命中。
所以,放下執念吧!你才能接近喜悅平靜的高我,不強求父母用你希望的方式愛你,也不強求自己一定要愛他們,讓他們做他自己,而你也要自由。
什麼時候負責,什麼時候付出,該由你決定,而不是父母單方面以孝為名壓迫,要對一個明顯不替你著想,甚至厭惡你的人付出,實在太難了。
有另一些人的父母是很愛你的,但他們付出愛的方式,令你難以承受,這都不是健康的關係該有的樣子。
所以勇敢地劃出界限吧!不再苛求他們改變,你才會得到救贖。
白櫻結語
一直對奧黛麗赫本的一個經歷印象很深刻,以前我也曾寫過,但你可能沒看到過,我再寫一次。
她的父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離開她們母女,去追求自己的生活,善良的赫本對父親一直抱有期待,她可能認為父親定是愛她的!
在她成名後,父親要求見面,赫本開心地答應,她期待一場溫馨的聚會,一直對她很嚴厲但其實很愛她的母親馬上阻止。
她認為這次的會面,會讓赫本難受,但純良的赫本不相信,還是堅持前往。
見面時,父親的冷漠,讓赫本非常失望難過,回家後,她跟母親說懂了為何她要阻止。
之後她再也沒跟父親見面,但一直付錢供養他,直至終老,負了責任但保持了距離。
其實很多和原生家庭關係不好的人,都曾經很努力地付出過,可能因為從小不被愛,所以想要尋求認同,但妳再好,都很難改變他,我相信有的父母可能看了書成長後改變了,可以修復關係,但畢竟是少數。
多數人終生都會選擇同樣的思維模式,那就是怪對方!和孩子關係不好,就說他記恨、敏感、不孝、忘恩,從來不去檢討自己曾經做過的事有多麼惡劣,只認為你就該放下原諒他。
當你遇到這樣的父母時,就不用再強求了,或許彼此緣份盡了,勉強相處,只是讓雙方都不開心,接受他們的不足,放過自己。
要當個負責任的爸媽是很難的,不只身心勞累,還要提昇修養見識才能做到。
所以白櫻一向結婚就要生孩子的想法,的確有很多人是不適合的,他們可能太懶或本身也缺愛,無法將孩子有愛地扶養長大,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也不會跟父母太親近。
想想,這樣長大的我,還是一直對父母表達親膩,然後一次次失望,好像有些傻,因為我一直想要擁有溫馨美好的家庭吧!這也是一種執念,而我已經醒了。
延伸閱讀:
1. 「原生家庭非常幸福 是怎樣的體驗?」我下輩子才能回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