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看過一種場景嗎?爸媽大罵孩子,但孩子還是哭著要父母親抱他。

為什麼爸媽這樣對他,他還要追著他們討抱呢?

因為他們只有爸媽,沒有別人可以依賴。

幼小的孩子,只能從父母身上找安全感、找愛,就算找不到,他們也沒能力離開。

但隨意發洩情緒的父母,會在孩子心中留下傷痕。

你的吼罵留給孩子的只有恐懼

你小時候被爸媽罵過嗎?還記得做錯了什麼嗎?通常是不記得了。

但永遠會記得爸媽兇神惡煞的臉孔,和內心的恐懼感。

你唯一能依賴的人,卻凸目怒瞪你,那種可怕的感覺,會烙在孩子的心中。

有一部繪本畫過這樣的內容: 

企鵝媽媽對著企鵝寶寶大吼,把企鵝寶寶的身體震得四分五裂。

後來,媽媽找回了寶寶支離破碎的身體,重新縫在了一起

看起來是原本那個寶寶,但卻充滿了縫線,再也拼不回來。

你發脾氣1分鐘,孩子可能會記一輩子

帶孩子是很累的,這點白櫻絕對肯定,所以在外吃飯,常見鄰桌父母不耐煩的臉色。

但大多數的爸媽都是真心愛孩子的,我不會說是全部,因為確實有不愛的,新聞上常會看到。

若是愛他們,定會希望他們一生幸福快樂,你可知你的批評和吼罵,已對他造成了終生的影響,孩子會有以下不良反應:

  • 不自信,沒底氣

有些父母常會說孩子沒用、不如別人,說久了以後就成了孩子深入骨中的不自信。

就連父母都不肯定你,你還要如何相信自己很棒呢?

父母認為吼罵才會有威嚴,才能教出個好孩子,但其實送給孩子的只是唯唯諾諾不自信。

最新版的爸爸去哪兒(已改名)大家看了嗎?演員楊櫟就是採取這種教育方式,他的兒子總被他吼得一臉驚恐樣,本是活潑愛笑的孩子。

看到爸爸就如驚弓之鳥,總是彆著嘴,很害怕的樣子。

  •  孩子情緒化嚴重

蒙特梭利曾說,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童年造成的。

爸媽常發脾氣,孩子學到的就是發脾氣。

他們認為不開心就該發洩,總要身邊的人容忍自己。

一旦到了群體中,就會受到教訓,一直被排擠不順利。

  • 孩子很乖,愛討好人

另一種反面的結果,就是孩子變得很溫順。

因為害怕被罵,所以一直討好父母,慢慢地養成討好型人格,漸漸失去自己。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不平地說:我也不想呀!但我真的忍不住,這也不能怪我。

究竟該如何與孩子溝通呢?

38歲全智賢,生完二胎身價72億:「對自己夠狠」的女人,活得都很美
  • 少說消極的話,多說積極的話

教養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要收到效果,與其總是嫌他罵他,不如從正面的方式表述。

孩子本來考40分,現在考60分了,大部分的家長還是會不滿意。

各種酸話都出來了!

「才進步20分,你還是60而己呀!」

「你為什麼就不能考好一點?」

但聰明的爸媽會說:

「你好厲害呀!一次就進步了那麼多」

孩子的努力被肯定了,下次當然願意再繼續拼看看。

白櫻還聽過爸媽說:「才考第10名而己」,之後那個孩子就沒再考過比第10名更好的成績了。

也聽過老師說:「你不要以為你最近進步了就囂張」

遇到有問題的大人,孩子是多麼無辜。

但標準太高的爸媽,有時不小心就犯了這個錯。

你要的是孩子有好的結果,那為何不用更有用的方式去做呢?

大吼大叫和負面批評,換來的只是孩子不情不願的妥協和不自信。

低聲對孩子說話時,才會得到孩子內心真正的認同。

別再說控制不了情緒,身而為人,本就該學會控制情緒,不只對孩子,與任何人相處都需要用到。

每次要發脾氣時,就立刻離開那個地方,過幾分鐘再回來,讓自己冷靜一下。

能夠控制情緒的人,才能控制人生,也是給孩子最好的示範和禮物。

不要輕易讓自己失控,給孩子自信和愛,助他走上更好的人生道路。

「低聲教育」養出沈穩的孩子:控制情緒,才能拉近親子距離
「孫儷」曬出兒女對話,得到92萬讚:最好的教育,不要把孩子越推越遠

歡迎按讚下方白櫻團隊主題粉絲頁,與我們一起成長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白櫻,用不一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文字部分為白櫻自行撰寫及編輯,請勿直接複製使用或截圖張貼,否則我們會採取行動【歡迎轉貼本連結分享】

贊助商連結
最後修改日期: 202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