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按讚「精準閱讀」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或在臉書搜尋「白櫻」,每天看點正能量,長期下來,你的改變會令你驚喜!
人際關係上,有時發展會不如我們預期。
當你做出一個自認為友好的行為後,結果卻在我們的意料之外。
所以我們才需要學習,以避免踩雷,造成自己的困擾。
遇到不開心的事時,許多人會選擇向朋友或家人訴苦,以尋求情感上的支持或解決方案。
但找對的人訴苦非常重要,否則可能會起反效果。
找到了適合的對象,那麼訴苦不僅能使我們的心情變好,還有可能深化彼此的人際關係,甚至聽到好的解決方案。
如果找錯了人,可能就只是為對方提供八卦素材,更糟糕的是,這種行為可能會影響到自己的名聲和人際關係,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對方在背後會怎麼描述你。
從破窗效應我們會更清楚,為何不該到處找人訴苦。
何謂破窗效應?
破窗效應(Broken Windows Theory)是一種社會學理論,最初由美國社會學家James Q. Wilson和George L. Kelling於1982年提出。
這個理論主張,小規模的社會秩序問題(如破窗、塗鴉或不當的垃圾棄置)如果被忽視,會導致更嚴重的不良行為。
比如說路邊一輛廢棄的車子被打破一扇窗後,就很有可能再遭受人們更多的破壞。
簡單來說,這個效應就是認為不整潔或混亂的環境會促使人們更容易從事不良或破壞行為。
破窗效應的核心觀念是,環境對人類行為有顯著的影響。
當人們看到一個區域顯然缺乏維護或監管時,他們會覺得這個區域較不受社會規範和法律的約束,因此更可能參與不當行為。
這一理論在實際的城市治理方面有廣泛的應用。例如,一些城市會著重於清理塗鴉、維修公共設施以此來預防更嚴重的不良行為。
你越訴苦過越糟
當你處境很糟的時候,遇到好心人,他會想拉你一把,但你抱怨多了,人家也會遠離。
遠到存心不良的人,他知道了你過得不好,便想跟著踩你一腳。
低谷期更要沉潛,不要到處找人訴苦,能好好排憂的人不多,更別說提好的建議。
最好的訴苦對象可能就是心理師了,因為他們受過專業訓練,訴苦後感受更好的機率會很大(但也不是百分百,也有能力差異)。
所以不要隨意地找人訴苦,有時對方問東問西並不是關心,只是八卦而已。
有的人也沒聽進去,只是隨便安慰你,這也沒什麼幫助,只是得到了敷衍。
更可怕的是,對方聽了你的遭遇後,很可能也會同樣對待你,你給他種下了一顆種子,好像你是可以被這樣對待的人。
比如說你向某人抱怨誰騙了你、出賣了你,他不是因為疼惜你,而小心不這麼做,反而更有可能模仿對方的行為,也這麼待你。
你跟他強調了,曾因為某人的背信有多難過,要他別把這事說出去,轉頭就發現他立刻說了,也對你背信了。
當你把自己定義為一個常被出賣的人後,別人聽了也很想來出賣你一下,當然這是人品不好的人會有的行為,所以才說訴苦的對象很重要。
不是所有的訴苦都是無效或有害的,關鍵是要分辨對方的用心和情況。
有些人可能真的能給你提供實質的幫助和建議,而不是僅僅為了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或達到某種目的。
找對人訴苦是非常重要的,錯選對象可能會讓你陷入更深的困境。
在進行任何形式的人際互動之前,都需要仔細評估和考慮,以避免不必要的困擾。
白櫻結語
當你想訴苦時,告訴自己閉嘴,先緩一緩,把這件事放下,去忙別的更重要的事。
去看書、去成長,慢慢你會發現沒那麼想訴苦了,這對你才是更好的!
有個人緣很好的朋友便說,他有什麼苦惱的事,不會丟給朋友承擔,會試著自己解決一下,實在不行才會向人求助。
請注意,他說的是求助,而不是抱怨訴苦,意即是要求他人提供實質幫助。
開了口後是有實際助益的,而不只是傾訴負面想法而已。
這是個互助的社會,有需要時,自然不要硬扛。
但訴苦抱怨的性質不同,說了只是一時情緒緩解,但可能反而加重負面感受,比如說後續對方出賣你,或是他聽了沒有給好的反饋。
甚至如文中所說,模仿虧待你的人的行為,一樣對你不好。
不要去說自己的壞話,對你往往有壞無好,僅有少數機會會讓他人覺得你很真誠,但負面影響可能更大。
有個世故的朋友,連他失眠了,我關心他為何,他都很怕我有負面猜想,強調是偶爾都會發生的正常狀況,並沒有特殊原因。
我聽了雖覺得他防備心太重,但他社會經驗很多,可能是過去發生的事,讓他總結出這樣說會對自己更好。
這並非虛偽或不真誠,一直說負面的事,對自己真的很不好,會招來更多的負能量,你仔細想想就會明白了。
多說好事吧!哪怕這件事再小,我前天在賣場遇到了個小女孩,她一看到我就把貼紙送給我,我就挺開心的。
因為我知道這代表我磁場不錯,小孩才會對我那麼友善,我開心地跟她說了謝謝,她爸媽也覺得她的行為很可愛。
就是一次很正面善意的互動,可惜當時我手上沒有糖果,不然就送她一顆,因我在減糖,也沒帶零食的習慣。
我每次回想起來,都會覺得很開心,像這樣的小事,可以多跟別人說,也是在散播正能量喔!
人際關係是需要不斷學習和成長的,這篇文章可能會讓你想起過去不愉快的訴苦經歷,不用因為一次或幾次的失誤而自卑或沮喪。
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從中吸取教訓,不斷提升自己,這樣我們才能在這個複雜的社會中站穩腳跟。
相關文章:
請記住,貶低自己的話,千萬不要說!
想要永遠都找得到白櫻,請將本站加入最愛。想獲得更多成長,請按讚正能量補給站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或在網上搜尋「白櫻」即可找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