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翻攝自電視劇《都挺好》劇照,僅為示意
 封面圖翻攝自電視劇《都挺好》劇照,僅為示意

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想增加正能量,請將本站加入最愛,或按讚白櫻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方便時常瀏覽。

封面圖翻攝自電視劇《都挺好》劇照,僅為示意

你的身上是否出現一種狀況,和父母以外的人相處時,你的情緒都很平穩,情商很高,但一遇到父母親,就會變得很暴躁易怒?

也有可能個體本來就脾氣不好,但遇到父母親會更加容易被激怒。

父母本該是最受你尊重的人,為何卻變成讓你特別情緒化的對象?別太武斷自責自己不孝,其實原因多半在童年時期和他們的相處之中。

父母覺得你很叛逆不聽話,其實你是聽夠了各種尖酸刻薄的言語,已經長大的你,不想再聽了。

哪怕父母沒有那個意思,只要有點指責的傾向,你就會立刻被點燃。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狀況呢?可能你在童年時期遭受過以下對待:

 

成長階段父母常動手或批評

每個孩子都需要被細心呵護成長,父母的角色應該是最愛他們的人,這份愛是因為你是你,而不是因為你做到了什麼。

無論你成績再差,長得再抱歉,爸媽都會愛你!他們會陪伴你、肯定你、支持你。

如此照顧孩子,他的心靈才能順利成長,變成社會上受到認可的「成熟」大人。

為什麼很多人到了4、50歲還像個孩子一樣情緒化,那就是在該被愛的年紀,沒有得到足夠的愛。

幼時孩子無力反抗,他們需要依賴父母養育,只能一忍再忍,但內心充滿了不公平感,一再被父母否定,自信心也會受損。

父母甚至會對他們動手,造成孩子心靈上的黑洞,本該愛他的人,像個魔鬼似的對他。

這樣的人成長後很容易變成完美主義者,總是對自己不滿,強求好的表現,他們誤會只有自己很優秀,才會被愛。

童年時期,開開心心地想找爸媽,都被拒絕,想逗爸媽開心,對方也還以負面反應。

這些負面感情都積壓在心中,等到長大後,有能力養活自己了,他們就會開始不自覺地反抗。

動不動就和父母吵起來,一旦爸媽有批評的意思,他們就會立刻時暴怒。

比如說你想做某個事業,但父母認為不安全、不行,你就會覺得很沮喪、很惱火,感覺不被信任。

被愛長大的人,不會如此,他們會相信父母是為自己好,他們也相信自己的能力,會好好和爸媽溝通,表示他想試看看,希望父母能支持。

這件事就會在愛的氛圍下解決,但缺愛的人做不到,他們會很生氣地質問父母為何不認同自己?糾結於情緒和小事上。

有時父母只是開始「說教」,希望他們能改變生活習慣等等,他們也會立刻感受到父母想要控制他而強力反抗。

 

為何你會那麼生氣?

這種憤怒感,是一種退行,你的心靈在那瞬間退回到了童年幼小階段,你什麼也不能做,只能生氣!只是那時你不敢表達出來,現在敢了。

你忘了你是個大人,你可以溫和且堅定地溝通,不需要用生氣去解決問題的。

潛意識中你希望自己能得到父母的尊重,希望父母能為了當年的錯誤行為向你道歉,希望父母可以不再否定你。

這同時也是一種移情行為,你將童年時的感受,轉移到了當下的關係中,卻忘了一切已然不同。

將過去的情境重現,是不合時宜的,父母已經老邁,不再能在情感上壓制你,你可以保護自己了,你也學會了更多溝通技巧,一切已經不同了。

這些情緒的來源都在於你太需要愛了,你在潛意識中,仍期盼能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希望對方是關心你、喜愛你的。

當父母無法符合我們內心中期待的形象時,我們就會很生氣。

比如說父母從小對你漠不關心,當他們在你長大後,又長時間地不聞不問,一聯絡就是要求你幫他做事,聽到你過得不好也無所謂,你就會非常生氣。

可能連他的一條訊息,都會令你很不舒服,因為這些訊息中,多半有索取意味,而非關心付出。

你忘了你已經長大,不需要得到他們的關心才能肯定自己,你自己就能愛自己。

一直外求是很苦的,因為他人多半不會照你的意思去做。

從小和父母的相處,都充滿了各種負面情緒,也會造成個體在成長後再次面對父母時,很容易條件反射地想起負面感受。

可能爸媽正常和你說話,你也會很生氣,因為你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感覺。

 

如何改變?

看到問題了,就要試著解決它,這可能不容易,但意識到問題的當下,你就已經在變好了。

如果你常覺得和爸媽對話很容易激怒你,可以試著提醒自己,你已經是獨立的個體,不再受到他們的壓制,你也不需要父母的愛來完整自己。

強求被愛多半會失望,他們童年時既然那樣待你,也很難在多年後變得很懂愛,除非他們成長了。

但希望長輩突然有天學會看書研究親子關係,有些不切實際,機率較小。

所以放下這樣的期待,接受他們是不完美的父母,你會好過一些,甚至去同情他們也沒遇到好的父母,否則他們多半不會將從父母身上學到的,又用到你身上。

但這悲劇要在你這一代停止,你要成長,學會給孩子更好的愛。

當你想生氣時,提醒自己,好好聽聽爸媽要說什麼,盡量往好處想。

若爸媽的要求越界了,也要設定界限,很多人都會以孝順為名壓迫作為子女的人,這是非常不公平的。

好像爸媽再無理,你都要接受!這才叫孝順!

養了你該感恩沒錯,但父母明明可以採取更正常的方式相處,為何硬要用不尊重的方式對待呢?他們是有選擇的,卻選了不顧你的感受隨心所欲。

他們可能也沒有惡意,只是習慣了這樣跟你相處。

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你還任由他們予取予求,只會讓自己的心理健康受損。

設下界限,是為了保護自己,你可以偶爾載父母去玩,去他們想去的地方,但拒絕每天載他們上下班,因為走路也只要10分鐘。

看過一個媽媽,因婚姻不幸福,便將兒子視作該照顧她的男人,她不去要求老公,反而苛求兒子。

上班地點到她家,走路只要10分鐘,她也要求兒子每天都要趕回來載她下班,這樣才算孝順,只要沒來,她就生氣!

正常人會自己去學騎車,或是給予兒子尊重和自由,走走路也是運動,像這樣不合理的要求,白櫻認為可以拒絕,這本無必要,還會造成你的嚴重困擾。

這只是舉例,關鍵在於有無必要,和你的感受如何,如果你做得很開心,自然無所謂了。

想要打開內心的結,就要不斷成長,多看原生家庭相關書籍,有條件的人可以尋求心理師幫助。

 

白櫻結語

白櫻絕非在鼓勵大家都去忤逆父母,因為他們曾經虧待你,我只是想讓你知道一切為何會變得如此,進而改變。

看過很多原生家庭的書籍都提到個體想解決問題時,誠心地找父母溝通,但父母卻依然故我,認為都是孩子太敏感、太記仇,個性很差等等,令他們感到崩潰絕望。

所以我不太建議你這麼做,除非你有很大的把握,已經看到了父母的悔意,一切才有可能改變。

改變是你自己的事,當你看到了自己的情緒根源,就有機會讓結果不一樣。

我曾親眼看到一個平日裡很溫柔的人,因為父母幾句激動的微指責,馬上變得陰沉負面又刻薄,情緒瞬間被點燃。

爸媽掌握了他的情緒按鈕,但爸媽本身又無自覺,輕易地按下了開關,為了一點小事,破壞了親子關係。

白櫻總說不要太計較小事,這只會製作許多不必要的麻煩,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日子會更好過,很多事真的沒那麼嚴重。

如果父母從小疼愛長大,也沒做什麼,子女卻一直暴怒,這就是孩子本身的問題了,我就看過這樣的人,她啃老幾十年,讓父母心中十分苦楚,卻毫不改變。

啃老便罷了,還在家兇父母,也沒幫爸媽做家事,爸媽一直溫和承受。她則像個公主一樣被伺候,這樣的人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中,他們只是純粹不夠善良而已。

延伸閱讀:

1. 聽父母說話就有「無名火」,不是因為你討厭父母,也不是沒耐心

想獲得更多成長,請按讚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或在網上搜尋「白櫻」即可找到我。

贊助商連結
最後修改日期: 202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