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說過:

「一個人有沒有文化,並非看他的學歷有多高。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沒學歷的人,不一定沒文化。讀很多書,擁有很高的文憑,和有沒有文化,有時完全是兩碼事。」

生活中,頻頻聽到這樣的言論:

唸那麼多書有什麼用?也不一定能賺到錢。

學歷高低重要嗎?最後還不是都一樣?

雖然嚷嚷著學歷不重要,但回家還是逼小孩唸書。

學歷當然重要,不可否認,學歷高的人生活水準還是平均更高的,不需要為了學歷這件事去否定這個事實,否則家長們也不用再逼孩子唸書。

但學歷的確不等同於一個人的文化高低,只是在社會上競爭的起點罷了。

一個有文化的人,會有哪3個特微?

一、獨立思考的能力

《烏合之眾》裡有這樣一句話:

群眾從未渴求過真理,他們對不合口味的證據視而不見。假如謬誤對他們有誘惑力,他們更願意崇拜謬誤。」

我們可以學歷不高,但不能不閱讀成長,沒有思考力的人,很容易被洗腦。

常可以看到白櫻文章下的一個偏頗激進的留言,被許多人認同,然而他完全是誤解了文章。

但群眾不分青紅皂白,就會按下讚,並且接二連三地出現類似的留言,後面的人全被帶偏了。

然後沐心出來解釋後,便消停了,沒再看到新的負面留言。

同一篇文章,貼了另一個地方,沒了這個偏激的人,也就完全沒看到這樣的負評。

所以說,一開始接二連三的留言,很可能全是被那一人帶偏。

大家不經思考地就接受了看起來很激進的言論,並進而跟隨他一樣思考。

叔本華說過:

「獨立思考比讀書重要。」

一個有文化的人,會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被謠言洗腦控制。

二、為人著想的善良

梁曉聲曾經說過:

「文化可以用四句話表達: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一個有文化涵養的人,舉手投足間散發的教養,就是他的文化氣質。

他們的理性會壓過情緒,涵養會高過脾氣,遇到激怒他的事,不會先生氣,而會先思考。

那些動不動就對服務業耍脾氣的客人,就是缺乏了文化。

一個連基本尊重都不懂的人,完全談不上文化。

就算他的身份是教授,一樣是個沒文化的人,閨蜜在學校內工作,就看到不少老師擔任行政職,為了推捼一個工作,在分配工作的人面前大小聲叫囂。

一個有文化的人,具有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三、安於獨處

電影《刺激1995》中有這樣一個場景:

安迪暗無天日只有老鼠作伴的地方,被關了一陣子,當他被釋放出來後,瑞德看著他說:

「難以置信你竟然挺過來了。」

安迪指著自己的腦袋回答:

「有莫扎特陪著我。」

義大利導演費里尼也曾說過:

「要擁有很多內在資源,才能享受獨處。」

無論環境多麼荒蕪枯躁,有文化的人都有辦法安放自己的心。

就像那位在方艙中讀書的留美教授一般,周圍滿是處於困難中的人們。

他依然能夠安然地閱讀一本艱澀的書,唯有心靜,方能從容。

在嘈雜聲中,他神情專注地翻看著手上厚厚的書。

網友都說看著他,自己的心都靜了下來,有文化的人,可以豐富自己的內心,並從中獲得寧靜。

他們懂得獨處也需要獨處,在獨處中他才能思考,默默提昇自己。

文化是一種隱性的存在,看不到,但很重要。

它讓你思想更豐盛、選擇更高級、做事更自主、生活更有趣味,也可讓你的內在更加強大。

你的文化涵養,決定了你的人生層次。

白櫻結語

閨蜜也一直讓自己持續成長著,有天她和許久沒聯絡的朋友又聊上了,對方不斷地訴說著老公有多差、工作有多爛,自己有多不滿現在的生活。

閨蜜鼓勵她自強自立,她卻說我能換什麼工作?有這份就不錯了,出去就找不到了。

更加不敢離婚,她說:「我一個帶著小孩的女人,誰會要我?」

然後開始怪婆婆逼她生小孩,她才會落入這個境地,全是他人的錯,自己只能在原地抱怨。

閨蜜這時才發現她成長了多少,以前她也是這樣的女人,總覺得萬事皆無可能,自己很弱很沒能力,一切都只能忍耐。

但現在的她一聽到這些言論,就會知道朋友有多荒謬,她努力地勸說對方,但卻換來不滿的回應。

她也明白了,彼此已是不同世界的人,唯有將責任攬在自己身上,一切才可能改變。

工作和男人很糟?如果真的無法改變,那就換了它,為何換不了?不就是沒能力嗎?

理由都成了藉口,有那麼多的成功案例在前,文化涵養高的人,會有不一樣的思維,不會再直線思考。

人生的路也不再只有一條,他們很少說不可能,閱讀會你換個腦袋,也就會換個新的人生。

本文圖片翻攝自愛奇藝《三十而已》劇照,僅為示意

想要活得更好,請立即在最上方「白櫻文章」右側按下追蹤或按讚下方粉絲頁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白櫻,用不一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贊助商連結
最後修改日期: 2020-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