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張幼儀問自己的兒子:

「阿歡,你想要找一個什麼樣的姑娘呢?」

徐積楷想都沒想就回答:

「我只對長的好看的姑娘感興趣。」

張幼儀聽完兒子的回覆,內心一陣翻騰,沒想到他挑對象的重點和父親徐志摩一樣!

但張幼儀也意識到,兒子可能跟當年的徐志摩一樣,並不知道自己真正要什麼。

貌美固然吸引人,但若只是貌美,卻和自己當年一樣,只知犧牲沒有自我。


久了兒子也會膩煩的,她當年明白這些道理時,是在25歲時,那時一人在德國照顧次子的她,在失去愛子後才想明白了兩件事:

第一,她的婚姻悲劇根源實際在自己身上

第二,有生之年她絕不允許悲劇在自己身邊重演

後悔當年自己成長不足

經歷不幸後,她得到了成長,世人都為她抱不平。

但她沒有將婚姻失敗只歸疚於徐志摩,她擔起了自己的責任。

在看到丈夫考上北大,且去留學時,她沒有意識到兩人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大。

她的一生有許多可以提昇自己的機會,但她都錯過了。

徐志摩上北大時,她也可以一起去唸書,但那時的她因懷孕而放棄。

第二次是在1920年,和丈夫分開許久,她前往歐洲與其同聚。

本是打算也好好學習、充實自己,但為了照顧徐志摩。

她又再次犧牲了自己,她包下所以照顧家庭的責任,讓徐志摩可以安心學習。

她天真地以為付出會得到珍惜,但在那時的中國,有幾個男人會感激女人對家庭的付出?

尤其是像徐志摩這樣浪漫的詩人,他追求的是內在和外在都能吸引他的女性。

於是林徽因出現了,他們用英文通信,而張幼儀連英文都看不懂。

最後被丈夫丟在了異國,只能去德國投靠哥哥。

一直到在異國生活多年,再失去愛子後,她才明白了這一切。

於是她開始重拾學業,拿到了學位,這次歸國連徐志摩都讚她「什麼都不怕了」

後來的她事業有成,就連徐志摩都將她視作知己,常與她商量事情,她也有能力去幫助徐志摩的父母,甚至是陸小曼,她都幫了。

回到1935年,獨子徐積楷該結婚了。

張幼儀照兒子的要求,幫他找了位美麗的女孩,名叫張粹文。

徐積楷第一眼就愛上了她,1938年,他們結婚了。

婚後張幼儀時常提醒兒媳要多學習:

「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女人,才能把握生活的主動權!」

甚至幫兒媳找了家教,盡力幫助兒媳提昇自我,媳婦學會了外文,也有了專才。

張粹文生下三女一兒,和丈夫一直關係很好。

替媳婦擔下育兒重責,讓兒子婚姻幸福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在媳婦生下孫子後,徐積楷得到了留學的機會。

就和當年他的父親一樣,張幼儀輾轉難眠,想起當年的自己。

如今的張粹文還有4個孩子,比當年的她有更重的責任。

她深怕張粹文面臨和自己一樣的結局:在和丈夫差距拉開後被遺棄。

於是她做了一個讓兒子媳婦都驚訝不已的決定:

「讓粹文和你一起去留學,4個孩子,我一個人帶!」

徐積楷夫妻兩留學的這年,四個孩子分別是6歲、3歲、2歲、1歲。

(張幼儀與孫子孫女)

兒媳一聽都流下淚來,赴美的張粹文取得了特拉法根設計學院時裝設計學位。

有著自己對服裝設計的獨道見解,在專業領域取得一席之地。

張幼儀的胸襟令人敬佩,她不只沒有陷入對前半生的哀怨中度日,反而盡全力幫助媳婦免於重蹈自己覆轍。

白櫻結語

張粹文能遇到那麼好的婆婆,真的很幸運!

夫妻倆能赴美留學,也是用張幼儀賺來的錢吧!

她的一生總是為人設想,一人帶4個幼子,會是多麼辛苦。

現代社會已經不鼓吹這樣的犧牲,但她處處為媳設想的用心,仍是值得我們敬佩。

正面的她更將第一次婚姻失敗歸疚在自己身上,這不是自卑,而是一種正面態度,唯有如此,人生才能改變,無論主因是不是她學問不夠,她得出這個結論後改變了,總是會更好。

兒子和媳婦的關係也因此十分穩固,不會有學識上的落差。

這個故事也提醒了我們,不要因為嫁了一個優秀的丈夫就自滿安心。

若妳的進步跟不上他,兩人思想層級越拉越遠,無法再互相了解。

就連說話都難以溝通,婚姻會陷入難關中,無論男女,都該重視自己的成長。

成長不是為了賺錢而己,而是幫助自己活得更好,不再成長的人,思維總是困在一定的範籌中,人就會漸漸變得頑固,也無法更進步。

困擾你的,將永遠困擾你,不會有改變的機會。

白櫻很早就決定,這輩子不會停止學習,無論我寫不寫文章,我都會讓自己一直成長,共勉。

延伸閱讀:

1. 真愛就在細節中!「徐志摩」褲子3次出現破洞 4女看到後反應不同

2. 102歲「徐志摩兒子」談母親張幼儀:她不討厭林徽因 同情陸小曼

3. 張幼儀:徐志摩深愛的那兩個女人,其實對他並不夠好

贊助商連結
最後修改日期: 2022-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