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按讚「白櫻 」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或在臉書搜尋「白櫻」,每天看點正能量,吸引來更多幸運和美好的人事物
面對絕經前變化劇烈的時期,女人需要的不只是忍耐,更需要知識來關照自己。
這是每個女性都必須經歷的過程,它並不可怕,只是一個正常的身體轉變,但我們要學會認識自己的變化。
1. 近期症狀:臨近絕經和絕經前期
1.1 月經紊亂
這通常是絕經過渡期最先出現的變化。
有些人會發現月經週期越來越短,或相反地拉長,也可能經血變得過多、過少,甚至突然消失幾個月後又出現。
這是因為卵巢功能逐漸衰退,雌激素水準大幅波動,身體像在用雜亂無章的訊號告訴妳:快要絕經了。
1.2 潮熱與盜汗
不分白天黑夜,臉、頸、胸忽然發熱,汗如雨下,彷彿身體內建一個失控的暖氣機。
根據《The Journal of Women’s Health》2021 年一項統計,有超過 70% 的女性曾經歷潮熱與盜汗,有人每日發作超過十次。
這些並非小題大作,是自律神經在激素失衡下的求救訊號。
1.3 自主神經失調症狀
心悸、暈眩、耳鳴、頭痛、失眠⋯⋯它們像夜裡不請自來的陌生人,讓妳無法入眠。
這是荷爾蒙波動導致交感與副交感神經間難以協調,讓身體難以保持平衡狀態。
1.4 精神神經症狀
焦慮、煩躁、憂鬱、易怒,常常在絕經時期一一報到。
根據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 Jerome Kagan 的研究,女性在荷爾蒙大幅波動期間,情緒調節能力會受到影響,尤其是雌激素對腦中血清素的調節功能降低。
妳並不孤單,那些低潮與流淚,是荷爾蒙撤退後留下的情緒波紋。
1.5 皮膚與毛髮的變化
膠原蛋白流失,讓皮膚乾澀無光,皺紋悄悄增生。
頭髮變細變少,這些外在的改變,也許會讓妳心疼自己,但它不是衰老的象徵,而是生命進入另一時期的表現而已。
2. 遠期症狀:絕經10年後
2.1 骨質疏鬆症
絕經後女性因雌激素銳減,每年骨密度平均下降 1% 至 2%。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約有四分之一的絕經女性會罹患骨質疏鬆症。
這不僅讓骨頭容易斷裂,也可能導致駝背、身高縮短、慢性骨痛。
2.2 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
雌激素原本能保護血管壁、平衡膽固醇,絕經後這道防線撤退,膽固醇容易上升、動脈硬化風險增加。
《Lancet》期刊研究指出,絕經女性的心血管問題發生率在五年內顯著上升,需要特別警惕。
2.3 泌尿生殖系統萎縮
還可能導致尿道黏膜萎縮,出現頻尿、尿急甚至尿失禁。
這些改變,往往讓女性羞於啟齒,但其實是自然生理機轉的結果。
2.4 代謝症候群風險升高
包括肥胖、脂肪堆積於腹部、血糖與血脂異常,都可能在絕經後悄悄出現。
這與荷爾蒙改變、基礎代謝率下降以及生活習慣有密切關聯。
3. 預防與照護:妳可以做的每一步
3.1 早期篩檢
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測(如 DXA 雙能 X 光)有助提前掌握骨質狀況。
3.2 生活方式調整
• 補充鈣質與維生素 D
攝取牛奶、豆製品、小魚乾、深綠色蔬菜。
• 規律運動
快走、瑜伽、深蹲等能強化肌力與骨質。
• 戒煙限酒
避免加速骨質流失與內分泌干擾。
白櫻結語
女人四十,是懂得與自己和解的年紀。
衰老和身體變化接踵而來,但我們不該恐懼,這只是自然變化的結果,學會正確態度應對更重要!
絕經,不是魅力的終止符。
它只是另一段旅程的起點,這時一直成長的女人,已經更有智慧了,有著年輕時沒有的睿智和光芒。
走進人生下半場,不需要害怕。
用知識與溫柔對待自己,妳依然可以燦爛、優雅、無懼。
本文重點
絕經過渡期常見症狀包括月經紊亂、潮熱盜汗、自律神經失調、情緒與睡眠障礙等
定期骨密度檢查、攝取足夠鈣質、運動與生活習慣調整為預防關鍵
想要永遠都能找到白櫻?請將本站加入最愛或按讚「白櫻文章」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想加入更多白櫻的粉專請留意本網頁畫面,向下拉即可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