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按讚「白櫻 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或在臉書搜尋「白櫻」,每天看點正能量,吸引來更多幸運和美好的人事物

建議你多和家庭幸福的人來往,不是在排擠缺愛的人,白櫻自己也來自缺愛家庭,所以我太明白其中差異了。

但想要和家庭幸福的人來往,自己心理也要有一定的健全度,否則他們性格平穩開朗,也會選擇其他人來往。

多接近正能量的人,會改變你的人生。

若有人來自缺愛家庭,但生性樂觀健忘,也積極上向,努力研究學習改變父母遺傳給自己的壞性格,那也是可以來往的。

主要要看那人呈現的狀態,但現代人愛看書的很少,便沒什麼機會改變。

像你這樣還願閱讀的人,是難得的,你非常有潛力變好。

若因現在狀態不好,所以只能跟條件較差的人來往,那還不如守獨。

等到自己狀態調好了,再去社交也不遲,一起來看看為何要盡量和家庭幸福的來往。

所謂家庭幸福也不一定是雙親健全,若是有愛的單親一樣可以很幸福。

 

1. 幸福家庭的人,身上有光

小時候我們都學過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我們最該靠近的,不是成功的人,而是那些真正從家庭中學會愛的人。

他們講話溫和有分寸,處事穩定有原則,不會動輒情緒爆炸,也不會在人際互動裡一味消耗別人。

他們的身上有一種特別的氣場,像陽光曬過的棉被,乾淨、柔軟、舒服。

你會發現,和這樣的人在一起,你不需要防備,也不需要揣測,你只需要做你自己。

不用怕無意間就惹到他們,也不用隨時準備承受可怕的情緒。

幸福家庭出身的人,不一定擁有最多資源,但往往擁有最穩的內在系統。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Susan Forward)指出:「來自功能性家庭的人,更容易發展出健康的自尊與信任感,這會直接影響他們的人際關係與情緒穩定度。」

和這樣的人做朋友,你會被潛移默化地帶往一個更清明、更柔和的人生。

2. 缺愛的人,無意間會反噬你

「我只是想幫他,結果自己反而惹得一身腥。」

如果你有過這樣的經驗,請明白你不是不夠好,也不是愛錯人,而是你不小心進入了一段「補償式關係」。

成長於情感匱乏家庭的孩子,習慣了忍耐與討好,進入關係後會極度渴望關注與認可,卻也容易在關係中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

他們可能會反覆試探你,懷疑你是否真的在乎他;一旦你冷淡一點,就情緒化地遠離你。

他們不只對你如此,也可能對所有人這樣。

你付出再多,都填不滿他內心的空洞,缺愛的人判斷愛的標準是偏差的,你再愛他,他可能都討厭你。

比如說你愛護親戚的孩子,所以陪他們玩,教他們道理,買玩具給他。

但長輩看他們一直玩便責怪,那缺愛的父母就會馬上把錯推到你身上,說是你買了玩具。

卻忘了孩子玩多久是他們控制的,而你是在對他的孩子付出愛,因為他們內心太害怕被責怪了,所以要找代罪羔羊。

像這樣偏差的相處方式,留不住真正對他好的人。

一段關係裡最可怕的,不是貧窮、不是困難,而是一方用盡全力,另一方卻從未真正打開心門。

正如知名心理治療師約翰·戈特曼(John Gottman)所說:

「童年陰影未被修復的人,最終會在親密關係中複製出當初的痛。」

所以才說:別急著補別人破損的童年,先守好你成熟的邊界。

3. 結婚前要看家庭,交朋友也是

我們都知道:「嫁給一個人,就是嫁進他的家庭。」

但真正令人忽略的是:我們和朋友相處,其實也在與他背後的家庭相處。

朋友情緒穩定嗎?價值觀一致嗎?他怎麼看待信任、承諾、責任感?很多時候,那都和他的原生家庭息息相關。

一個人從小如果見過良好的親密模式,比如父母相互尊重、不以怒壓人、不情勒,他自然知道怎麼對人好、怎麼體面地道歉與和解。

但一個從小目睹冷漠、爭吵、操控長大的人,即使表面溫和,內心往往會有潛在的不安全與防衛。

如果你不小心走得太近,這些未處理的情緒就會在某一天反撲你。

所以,想要過得好,不如從現在開始篩選你的朋友圈。

不是誰有錢、有權、有趣就夠了,而是他是否真的懂得好好愛人,尤其是愛他自己的人。

4.他們的幸福會複製到你身上

正向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發現:人際關係的質量,是影響個人快樂感受最重要的變項之一,甚至比收入、職位更有影響力。

當你身邊有懂得經營情感的人,他會教你怎麼換位思考、怎麼和伴侶溝通、怎麼養育孩子,在你焦躁時,安靜地陪你等待雨過天晴,而不是責怪你情緒多。

有次我家寶貝要結束生育能力,我特別擔心,一個缺愛的朋友聽了沒安慰我,反而一直不屑地說有什麼好擔心的?

這就是缺愛的人常有的行為,沒什麼同理心,也喜歡嘲諷壓過別人。

不是說每個缺愛的人都會像她一樣,只是列舉其一,缺愛的表現也是各式各樣的,若你想了解,白櫻會貼於文末。

幸福的人看到你過得好也不會嫉妒你,而是替你高興。

他們不會比較你的成就,不會在背後數算你的缺陷,也不會因為你做得比他好就暗地裡嘲諷你。

缺愛的人就會一直為自己的不足找藉口,說你家世好,都靠父母,或是你運氣好等等。

運氣是他們最常拿來安慰自己的藉口,因為生在不好的家庭,就是天生壞運了。

白櫻結語

想讓人生過得順,不靠運氣,只靠選擇。

選擇靠近那些真正懂愛、懂感謝、懂自省的人。

他們未必熱情如火,但總讓你如沐春風。

相反的,來自混亂家庭、卻沒選擇療癒自己的人,很可能把未癒的陰影,一股腦丟進你的世界。

總是質疑你的好,把你往壞處想。

但想親近更好的人,自己也要變好才行,不是說要賺很多錢,而是變得心理更加健康。

當你自己活得清明溫暖,就會吸引同樣頻率的人靠近。

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遇見什麼樣的世界。

本文重點

1. 幸福家庭出身的人,心理韌性與情感能力更穩定,值得深交。

2. 缺愛型人格若未自我覺察,容易在關係中無限索取與情緒勒索。

3. 不只婚姻要看家庭,朋友也要慎選家庭出身與價值觀。

4. 幸福是會傳染的,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人生會更順。

5. 最好的朋友,是讓你舒服地做自己,而非讓你時時反省自己不夠好。

如果這篇文風你滿意,我可以照此模式製作系列文章,請隨時給我下一個主題。

延伸閱讀(請點選標題觀看):

1. 缺愛的人,想要療癒沒那麼難!

2. 「缺愛」的人,是如何把愛推開的?

3. 長期缺愛的人,身上會有的特徵,很難掩蓋!

4. 千萬別找「缺愛家庭」結婚,婚後像在歷劫,學會辨別,保護自己!

5. 為什麼「缺愛」的人長得再好看、再真誠,和伴侶的關係也處不好?

6. 為什麼「缺愛」的人總會挑錯對象?看清原因才不會再「真心錯付」!

想要永遠都能找到白櫻?請將本站加入最愛或按讚「白櫻文章」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想加入更多白櫻的粉專請留意本網頁畫面,向下拉即可看到。

贊助商連結
最後修改日期: 2025-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