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按讚「白櫻 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或在臉書搜尋「白櫻」,每天看點正能量,吸引來更多幸運和美好的人事物

心理學家戴維‧施奈德(David Schneider)在《社會認同理論》中提到過:「人最基本的情感需求之一,是在關係中維持自我價值感。」

換句話說,如果你在一段關係裡,失去了自己,那你也就失去了被尊重的資格。

愛情不是自我抹除的儀式。你可以愛對方到極致,但如果你一而再地原諒對方踐踏你、欺騙你、利用你,對方只會愈來愈不把你當一回事。因為你親手拆掉了自己最後的底線。


一個人會被輕視,往往不是從不被愛開始,而是從不敢表達自我開始

你說他太忙,所以你習慣一個人等;

你說他不是故意不回,你學會壓抑情緒不吵不鬧;

你說你不能失去他,所以你接受他忽冷忽熱、進退自如的態度。

你以為你的溫柔會換來對方的心疼,但事實是,你越退,對方就越踩過來,直到你沒路可退。

這不是愛,是一種關係中最危險的心理動力「習慣性降格」

心理學家Karen Horney在研究中提到:

「當一個人長期在關係中壓抑自我、委屈退讓,他最終會失去的,不只是對方的尊重,更是對自己的信任。」


對方不是不愛你,是他知道你不敢離開,便不珍惜了

最可怕的愛情狀態,不是對方變心,而是對方篤定你「再怎麼難過都不會走」。

當你把一切主動權交給對方,你的情緒、選擇、期待都綁在他身上,

那麼在他眼中,你的愛變得廉價,你的存在變得可有可無

你越努力守著關係,他越輕鬆選擇疏離。

因為他知道:你不會離開,哪怕他一再傷你。

請記住,被愛不是靠委屈來換的,尊嚴一旦失守,愛情就不會平等。


有尊嚴的愛,才會讓你被珍惜

真正成熟的愛情,是我可以為你改變,但我也知道什麼是不該動搖的自己。

你不該為了留下對方而一次次掏空自己,

你不需要用隱忍配合換來他的情緒平穩,

你更不該因為害怕失去,就不敢說「我不接受這樣對我」。

心理學家艾絲特‧佩瑞爾(Esther Perel)說過一句話:

「親密,不該是失去自我,而是擴展自我。」

如果一段關係讓你越來越委屈、越來越失衡,那就不是愛,是控制。


白櫻結語

愛情不是施捨,更不是讓你犧牲尊嚴來換取溫情,那都是假的,只會讓你越來越不快樂。

當你愛到沒有原則、讓到沒有底線,對方只會看輕你,不會愛你更多。

你可以溫柔,但你不能無底線;你可以珍惜,但你不能卑微到底。

在愛裡最該守住的,不是關係本身,而是你自己。

看過一對夫妻,妻子是控制型,只要一不聽她的話,馬上就翻臉。

哪怕只是「把魚吃完」這樣的小事,丈夫為了怕麻煩,選擇全面隱忍。

有次孩子跟爸爸說媽媽要你把魚吃完,男人一聽就臭臉,說「我剛刷牙耶!」

但想到妻子那麼情緒化,他便恨恨地吃完了,這樣的關係,真的太糟糕了。

他就是在用隱忍換來和平,完全失去做人的底線,全靠自己一點樂觀還能正常活下去。

讓人看了不禁搖頭,但娶到控制型人格的女人,他又能如何?

當初認識不久便懷孕結婚,才會如此,後悔已來不及。

控制型人格真的太難相處了,很少有人可以跟他們長期和平相處,還能保有自我。

就連一點小事不聽他的,他都要生氣擺臭臉,想辦法治你,若遇到了儘快分開吧!他們是很難改變的。

或許身邊空無一人時,他才會變。


本文重點

・愛情裡最不能失去的是尊嚴,一旦妥協到底,只會被看輕。
・長期沒有界限的退讓,會讓對方習慣你的委屈與沉默。
・對方不是不愛你,而是看見你不敢離開,進而放肆。
・真正值得的愛,是平等互重,而不是單方面的犧牲與服從。
・有尊嚴的愛情,才有機會走得長久,也讓你在關係中被真正珍惜。

想要永遠都能找到白櫻?請將本站加入最愛或按讚「白櫻文章」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想加入更多白櫻的粉專請留意本網頁畫面,向下拉即可看到。

贊助商連結
最後修改日期: 2025-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