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按讚「白櫻 」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或在臉書搜尋「白櫻」,每天看點正能量,吸引來更多幸運和美好的人事物
孩子教養得好不好,從生活細節裡看得最清楚。
不是看他考幾分,也不是看才藝表演有多強,而是他在日常細節裡,透露出來的情緒狀態與人際模式。
真正養得好的孩子,總是穩定、明朗、自在地做自己。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教育孩子,就是教育他如何與他人相處。」
所以,一個孩子是否在健康環境中長大,從這些細節一眼就能看出來。
1. 樂觀明朗,不輕易自責或否定自己
被真正愛著的孩子,眼神是發亮的。
他不會輕易否定自己,也不會把失敗當世界末日。
根據《Child Development》期刊的研究,父母若能在日常互動中給予積極回饋與情緒支持,孩子在面對困難時更能展現出「復原力」(resilience)與正向思考能力。
他們的內在語言傾向是「這次失敗了,下次一定行」,而不是「我就是不行」。
2. 主動幫忙,不怕付出、不怕吃虧
有些孩子看到別人有需要,會主動伸手,也不會斤斤計較。
這不是天生的好性格,是從小耳濡目染來的習慣。
心理學家Martin Seligman指出,在家庭中實踐利他行為(如一起幫助別人、照顧寵物或弱勢)能有效提升孩子的幸福感與同理心。
他們習慣付出,不怕吃虧,純粹是發自正能量助人。
3. 不排斥他人,接納度高
與不同背景和年紀的大人小孩都能玩得來、聊得來,這表示他的社交安全感與基本信任建立得不錯。
根據Erik Erikson的心理發展階段理論,兒童期若能順利建立「基本信任感」與「自主性」,就比較不容易對外界產生排斥或過度防衛。
這樣的孩子,更有能力進入群體、適應新環境。
4. 情緒穩定,不會因小事暴怒或崩潰
一個孩子如果能表達情緒,但不情緒化,說明父母一直接納他的感受,給了他十足的安全感。這是情緒教養成功的成果。
他的內心沒有那麼多來自父母隱藏的憤怒,自然不會過於敏感,因小事就暴怒。
美國心理學家John Gottman在其「情緒教養理論」中指出,能穩定處理自己情緒的孩子,通常成長於高情緒覺察的家庭中,
父母懂得辨識與命名孩子的情緒,讓他們學會與情緒相處,而不是壓抑或爆發。
5. 懂得換位思考,不一味站在自己角度說話
當一個孩子願意說:「他可能不是故意的」或「如果我是他,我也會難過」,你就知道他擁有換位思考的能力。
根據劍橋大學的一項發展心理學研究,換位思考能力(perspective-taking)與同理心高度相關,是高社會適應力與高人際滿意度的重要預測指標。
6. 誠實守信,不輕易說謊
說真話、不掩飾,是因為知道:做錯事也不會被過度處罰。
心理學家Victoria Talwar指出,孩子說謊的頻率與父母對錯誤的反應方式有高度關聯,越是打壓與責備型的家庭,孩子越容易用謊言保護自己。
他害怕得不不好的結果,所以一直在掩蓋自的錯誤。
一個誠實的孩子,背後站著的是一個允許他出錯也願意幫他修正的大人。
7. 懂得邊界感,不窺探、不冒犯他人隱私
不亂翻別人的抽屜、不亂動別人的玩具,這些小事說明了他對邊界的理解。
他知道世界不是以自己為中心,別人的東西與情緒也該被尊重。
心理學上稱這為自我與他人分化能力(differentiation of self),是成熟人際關係的重要基礎。
從小懂得尊重界線的孩子,長大後較不會踩踏他人邊界,也能保護好自己的界限。
8. 懂感恩,不把別人的好視為理所當然
說謝謝,是一種自覺,不是禮貌用語,而是孩子能夠分辨他人的善意。
他們知道很多事別人沒必要做的,是為他付出,感恩也會轉化為內在的滿足感與幸福感。
根據《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發表的一項研究,常說「感謝」的孩子,無論在學業、人際或心理健康上,表現都明顯優於缺乏感恩感的同齡人。
白櫻結語
孩子教得好不好,一眼就看得出來!有的孩子看到他人的日記就翻開來看,看到別人的玩具想玩就拿來玩。
他們心中沒有「別人的東西不能亂動」的邊界感,這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長大後也會在人際關係中制造問題。
在愛中長大的孩子,不一定是成績最好的,但會渾身散發著正能量!
他們明朗且自信,看起來穩定又快樂!眼睛有光、內心柔軟。而不是退縮膽怯或是張揚無禮。
把孩子養好了,不只他們出去受人歡迎,爸媽未來和他們相處也會更輕鬆!
但很多父母自己就有上述問題行為,又要如何教養好孩子?
所以白櫻總說先修正好自己,看到自己的內在陰影,把父母給自己的錯誤相處習慣拔除後,再生孩子會更好!
否則只是養出一個和自己有相同困擾的孩子,未來處處和自己作對,或遠離自己。
白櫻的毛孩到哪都很受歡迎,不只因為她天生長得可愛,還因為她很乖巧又有邊界感。
不咬人是基本的,沒事她也不會亂叫,人家摸她抱她,她也很淡定。
不熟的人,她不會隨意親近,一旦熟了,她也會適度地示好,主動坐到對方身上。
但坐一會兒就會自己下來,這是她的邊界感,她從來不會做出討人厭的事。
所以大家都很喜歡她,她幾乎沒有任何令人反感的行為,身為媽媽的我,更是愛到不行!
每天看到她都很開心,和我相處,她會有一些小任性行為,但我也會欣然接受,不會因此反感或責怪她。
比如說她想出去玩,會扒我的腳,我可能正在工作,也會停下來回應她。
希望你的孩子也具備了本文所說的各種特徵,那代表你把他養得很好,你一定是懂愛的父母!
本文重點
1. 孩子教養得好不好,從日常細節最能看出,尤其在情緒與人際互動中。
2. 樂觀、願助人、有邊界、能共情,是心理安全與教養方式共同形塑的成果。
3. 多項心理學研究證實:父母的情緒回應、信任感與尊重,影響孩子的情緒穩定與人格養成。
4. 教出一個內心健康、有能力愛與被愛的孩子,是家庭最深遠的力量。
想要永遠都能找到白櫻?請將本站加入最愛或按讚「白櫻文章」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想加入更多白櫻的粉專請留意本網頁畫面,向下拉即可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