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按讚「白櫻 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或在臉書搜尋「白櫻」,每天看點正能量,吸引來更多幸運和美好的人事物


當你長年活在缺愛的陰影中,生活會千難萬難,總是有很多的情緒和莫名在意的小事。

讓你的人際關係和生活充滿了問題和矛盾,你很想改變,但又不知如何改起?

在《不原諒也沒關係》(皮特·沃克 著)一書中,作者提供了我們應對各種缺愛帶來的負面影響的正面語。

白櫻整理在這篇文章中,可以時常拿起來看看,一再提醒自己,你很好!你值得被愛!你不用活得那麼辛苦!

1. 完美主義

【思維糾正】
我追求完美主義是為了在危險的家庭中獲得安全和支持,完美是一種自我迫害的幻想。

我現在不需要完美就能獲得安全和愛,我會放棄那些要求我做到完美的關係。

我有權犯錯,犯錯並不會使我成為一個“錯誤”。

每個錯誤或意外都是一個機會,讓我在未得到愛的方面練習愛自己。

💬
對於缺愛的我們來說,「完美」往往不只是追求,而是求生。

 從小我們學會:只有表現得夠好,才有資格不被遺棄。

練習犯錯、練習被接納,是重新愛自己的開始。


2.「全或無」和非黑即白思維

【思維糾正】
我拒絕極端化或過於籠統的描述、判斷或批評。一個意外的負面事件並不意味著我會永遠失敗。用“總是”或“從不”這類語言描述我通常都有失偏頗。

💬
「我總是讓人失望」、「我從來沒做好過」

這些話很熟悉,對吧?其實,它們不是真的,只是過度防衛的結果。


3. 自我憎恨、自我厭惡

【思維糾正】
我會忠於自己,站在自己這一邊。我是一個足夠好的人。

我拒絕謾罵自己。我會把羞恥感轉變為責備和厭惡,回擊給那些羞辱我正常情感和缺點的人。

只要我沒有影響任何人,就要拒絕因正常的情緒反應(如憤怒、悲傷、恐懼和抑鬱)而受指責。

💬
你不是壞人,也不是有問題。

你只是太早學會壓抑真實的自己,

以為哭了、氣了、累了,就是「不夠好」。

事實是:這些情緒,是人該有的模樣。


4. 擔憂、執念、循環、過度憂慮未來

【思維糾正】
我不會一遍遍地重複檢查細節,不會直接下負面的結論,也不會無休止地懷疑自己。

我無法改變過去,所以我原諒自己過去犯下的所有錯誤。

我無法保證未來完全安全,所以我不再擔憂未來可能會犯錯。

我不會試圖控制無法控制的事情。我不會對自己或他人進行微觀管理。

我會以一種“足夠好”的方式工作,並接受“努力未必總有成效”這一現實。

💬
你總想把一切掌握在手裡,不是因為貪心,而是因為害怕。

害怕出錯、害怕被責怪、害怕失去控制。

但生活不會因為你操心就更順利。真正的穩定,是放手那些本不屬於你的責任。


5. 與他人或自己最完美的時刻進行不公平或貶低性的比較

【思維糾正】
我拒絕將自己與他人無端進行比較。我不會將我的內在與他們的外在進行比較。

我不會因為自己沒有一直處於最佳狀態而批判自己。

在這個迫使我們一直表現出快樂的社會中,我不會因為心情不好而對自己失望。

💬
在社群媒體的濾鏡下,他人的笑容總是剛剛好,自己的疲憊卻無所遁形。

但我們看見的是他人展演的高光時刻,卻用來比照自己最脆弱的陰影,這永遠不公平。

你不需要總是在狀態內才值得被喜歡,你只需要是真實的你。

6. 內疚

【思維糾正】

感到內疚並不意味著我有過錯。我拒絕出於內疚而做出決定和選擇。

有時我需要在感到內疚的同時依然照常行事。

當我不可避免地無意傷害了某人時,我會道歉、做出補償,並停止內疚。

我不會一次又一次地道歉。我不會接受不公平的指責。

我感到內疚和害怕,但我並沒有錯,也沒有危險。

💬
你不是冷漠,而是終於願意承認,自己不需要為別人的所有情緒負責。

真正的道歉該是一次性的,而不是變成情緒勒索的循環。

學會原諒自己,也是一種成熟的善良。

7. 應該

【思維糾正】

我會用想要這個詞來代替應該,並且只在我覺得想要這樣做時才遵循這一點,除非我有法律、倫理或道德上的義務。

💬
「我應該努力」、「我應該早起」、「我應該堅強」,這些語句是壓力的外衣。

把“應該”換成“我想要”,會讓人生多出選擇與溫度。

你不是機器,不必永遠執行預設的命令。


8. 精力過於旺盛、停不下來、工作狂

【思維糾正】

人不是為了工作而存在的。我不需要永遠保持高效。

從長遠來看,當我在工作與休閒娛樂之間實現平衡時,我的效率會更高。

我不會試圖一直保持全力工作的狀態。我認為效率有高低波動是正常的。

💬
你不是懶,只是終於學會讓自己休息一下。

我們總以為停下來就會被拋下,其實在該努力的時候發光,在該放鬆的時候安靜,才是正常的人生節奏。


9. 對自己或他人進行苛刻評判

【思維糾正】
我不會認同童年時的80者和內在批判者,我不會讓他們得逞。

我拒絕批評自己和他人。應該受到批評和指責的是我的父母,我不會把這些批評和指責轉嫁給我自己或身邊的人。

我關愛自己。我越是孤獨,越是沒有朋友,越是沒有支持,我就得越尊重我自己。

💬
你曾被批評過,但不代表你要學會用同樣的語氣來怪自己。

你不是壞孩子,也不是應該受罰的人,你是值得被愛的存在。

10. 極端化、災難化、疑病症

【思維糾正】
我雖然感到害怕,但身邊其實並不存在危險。父母並沒有要懲罰我。

我不會把事情誇大,我拒絕用生活會每況愈下的設想來嚇唬自己。

我不會再自己構想恐怖電影場景和災難片情節,我不會把每一次不舒服都想像成自己快要s了。我一切安好。

💬

恐懼不是因為事情真的那麼糟,而是我們早已習慣用最壞的劇本保護自己。

那些對未來的災難化想像,是從過去真實的驚嚇演變而來的防衛機制。

但今天的你,擁有面對現實的力量,不再需要用恐慌提醒自己活著。

11. 負面關注

【思維糾正】

我不會再過度注意和糾結於自己的缺點或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現在我會關注、設想和列舉自己的成就、才能和品質,

以及珍視生活給予我的許多禮物,例如自然、音樂、電影、美食、色彩、朋友、寵物等。

💬
你不是問題的集合,而是許多美好的總和。

請把注意力從自我否定的聚光燈,轉向生活裡那些曾讓你微笑的小事。

即使只是貓的呼嚕聲或窗外的一抹金光,都值得你重新相信:我值得感受幸福。


12. 時間緊迫感

【思維糾正】
我沒有危險,不需要趕時間。

除非是真正緊急的情況,否則我不會著急。我正在學習享受以輕鬆的節奏進行日常活動。

💬
你匆忙的樣子,並不是真有這麼多事,而是害怕被罵、被落下、被指責。

但生活不是競賽,不需要時時證明你很有效率。

真正的踏實,是放慢腳步還能感覺內心安穩不亂。


13. 讓人失能的表現焦慮

【思維糾正】
我會提醒自己不接受任何人不公正的批評或完美主義式的期望。

我不會因為害怕批評或失敗而拖延時間。我不會讓恐懼左右自己的決定。

💬

你不是沒能力,而是太害怕做錯。

每一次焦慮的背後,是渴望被認可又怕受傷的你。

但你已經長大,有權為自己做選擇,即使不完美也無妨。


白櫻結語

《不原諒也沒關係》不是教你如何放下仇恨,而是教你如何不再讓負面影響繼續住在你體內。

你不是你過去遭遇的總和,你是災難中倖存下來的勇者。

缺愛的人每天心裡都有許多湧現的負面念頭,那都是陰影給你的,並非真實的你。

學會拒絕那些負面思想,不讓它們佔據你的人生,就是在修復自己!

走對了方向,其實修復可以很簡單,這幾個重點,請你每天提醒自己。


本文重點

書中以「思維糾正」語句協助讀者與內在批判對話、重建自我

從語言的轉變開始,學會「我想要」的生活態度

每天早晨應用慈悲語言,是與自己和解的起點

成長不在於原諒,而在於終止負面影響、開始自我修復


📘 引用書籍資料:
書名:不原諒也沒關係
作者:(美)皮特·沃克(Pete Walker)
出版社: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12/21
ISBN:9787571422043

 

想要永遠都能找到白櫻?請將本站加入最愛或按讚「白櫻文章」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想加入更多白櫻的粉專請留意本網頁畫面,向下拉即可看到。

贊助商連結
最後修改日期: 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