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eenshot
Screenshot

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按讚「白櫻 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或在臉書搜尋「白櫻」,每天看點正能量,吸引來更多幸運和美好的人事物

根據心理學家伊蓮.艾融(Elaine Aron)的研究,「高度敏感人格」(Highly Sensitive Person, HSP),大約佔總人口的15%到20%。

他們的神經系統對外界刺激更為敏感,擁有比常人更豐富的內在體驗與情緒覺察能力。

高敏感者,不擅交際權謀,不慣職場競技,在他們眼中的世界,沒有等級也沒有階層,只看重情緒和能量。

他們不會因為你賺得多就高看你一眼,也不會因為你較弱勢就瞧不起你。

他們對於「高低階層」這種強調比較、對抗與排名的文化,有著天然的不適與抗拒。

他們更關注的是一個人「是否溫柔」、「有沒有真誠地對待他人」,而非他在金字塔的哪一層。

1. 什麼是「等級觀念」?

所謂「等級觀念」,簡單說就是:

我比你高、你比我低;他是上級、我是下屬;那個人值得尊敬,這個人不夠格。

這樣的階序思維,存在於多數人際互動裡。職場、家庭、學校、社群……幾乎無一倖免。

有等級感的人會在意「誰比較高、誰應該聽誰的、誰應該要被尊重」。

但高敏感者(Highly Sensitive Person, HSP)很少有這種觀念,他們認為「把所有人都視為平等的生命」,無論對方是總經理還是清潔工、是博士還是外送員,他們本能地尊重每一個人,除非對方的行為不受他們認可。


2. 為什麼高敏感者不太「分高低」?

關鍵在於他們的「神經迴路運作方式」與「內建共感機制」。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伊蓮·艾融(Elaine Aron)教授的研究,高敏感者的大腦中負責「情緒感知」與「共感」的腦區,活躍度顯著高於一般人

特別是島葉皮質(insula)和鏡像神經元系統,這兩個區塊掌管「感覺別人的感覺」。

研究證實,同理心分數越高,社會支配傾向就越低,兩者呈負相關

換句話說,當你的雷達隨時掃描他人情緒,內心很難維持「誰比較高貴」的腳本。

他們知道這個世界有高低、權力、資源差異,但他們無法情感上「把某個人擺到比較低的位置」,即使理智上知道那是社會規則。


3. 他們不是沒主見,而是「難以壓抑同理心」

高敏感者常被誤會成沒主見,或者「人太好」。

例如一位HSP在職場裡明明是主管,卻總是「不忍」責罵下屬,因為當他說出口批評話時,他「同時」也在感受下屬的羞辱與壓力,這會讓他很煎熬。

對他們來說,權力關係會引發「道德衝突」與「共情過載」

所以他們寧可選擇平等互動,避免進入讓彼此不舒服的階序壓力。


4. 高敏感更重視感受勝於權力

你問一個高敏感者:「你比較尊敬什麼樣的人?」

他不會說:「地位高的、成就大的。」

他多半會說:「真誠的、有同理心的、對別人好的。」

他們的「價值感排序」,來自情感品質,不是社會標籤。

因為他們的雷達,掃描的是「你帶來的感覺」,不是「你拿到的title」。


5. 他們往往「不擅長巴結」,也不懂「要避開誰」

這讓高敏感者在社會運作中常吃虧。因為沒有等級觀念,他們在面對「上司、官威、權威」時,會用一種「人與人平等」的方式對話,

他們幾乎無法為了利益做出跪舔的行為,也會因此時常吃虧。

比如說客戶可以帶給他極大利益,但只要說話方式讓他覺得不ok,他就會否定掉這個人,不想再好好服務他,便錯失機會。

導致別人覺得他們「不懂規矩」、「不會做人」。

但反過來,他們也會對「地位低卻努力的人」特別尊重,甚至付出過多,因為他們真心把對方當「值得關心的朋友」,不是「工具人」。


6. 這其實是一種深層「人本主義傾向」

心理學大師卡爾·羅傑斯(Carl Rogers)曾說:

「每一個人,無論外表如何,都值得被無條件地接納。」

高敏感者其實是這句話的活體版本。他們對每個生命天生有一種「無階級的尊重感」,並非偽善。

他們不是不知道世界有階級,但他們不想僅僅用地位和金錢就將人分等。


白櫻結語

他們看似「不懂分寸」,其實是不願意用不公平的方式去對待弱勢的人。

白櫻也是高敏感人,我從小的確不會因對方的權勢地位就屈服於他人,常會不認同一些行為不佳的老師。

有的同學可能會因為她是導師還是順從巴結,但我不會,也因此被針對。

後來上班後,更不會去巴結主管,除非他讓我信服,我才會親近他。

交朋友時也不會看對方的經濟能力給予差別待遇,我覺得人人都該被尊重,除非他做出了不好的行為。

就連動物,我也是一視同仁的,我只覺得人類的智力優於其他動物,就該保護他們。

每每看到人類虧待狗的消息,我都會非常難受,我無法接受純真的他們受到這種對待。

但有很多人會認為他們就只是狗,本來就和人不同,比如說我父親竟認為狗應該喝自來水,一旦變得難照顧了就想放棄他。

其實這一切都源自於高敏感帶來的深層同理心,我看過不少高敏感人都有同樣的想法。

或許我們不容於世,不懂得為自己謀求最大利益,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我們的價值觀就是眾生平等,那就繼續這樣活著吧!

要注意的是不要隨意誤會他人,否則處處否定別人,就會難以生存。

看過一些明明是開門做生意的人,卻過度敏感,常誤會客人有惡意而做出負面回應,甚至嗆聲不缺你這單,以後別來了,還退錢給客人。

但我看那客人的要求也很合理,他只是覺得碳不夠熱,老闆卻覺得他在挑事。

有次去貼膜,老闆把膜拿到旁邊去貼,但仍在公開區域,我就跟過去看。

然後提醒他有個地方有泡泡,他就尷尬地說就是不想這樣才跑到旁邊貼,讓人一頭霧水。

其實提醒也不算惡意,但他就很介意,像這樣的高敏感人又開門做生意,就會常覺得不開心。

所以挑選適合自己的職業也很重要,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高敏感者更加了解自己。

我覺得這是很寶貴的特質,只是可能讓你吃了點虧,稍微調整一下即可。

像我一直不會因為對方是老闆就多崇敬他,但我也不會失禮於他們。


本文重點

1. 高敏感者的腦部共感系統特別活躍,導致無法忍受等級差異的壓迫感。
2. 他們不是不知道社會有高低,而是不願從情感上接受不平等的對待方式。
3. 沒有等級觀念,不代表軟弱,而是出於本能的深度共情。
4. 他們尊重每一個人,也因此在人際和職場常受誤解與忽視。
5. 這種心理結構與人本主義密切相關,是少見但珍貴的生命姿態。

想要永遠都能找到白櫻?請將本站加入最愛或按讚「白櫻文章」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想加入更多白櫻的粉專請留意本網頁畫面,向下拉即可看到。

贊助商連結
最後修改日期: 202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