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按讚「白櫻 」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或在臉書搜尋「白櫻」,每天看點正能量,吸引來更多幸運和美好的人事物
他對你好,不代表愛你,而是怕沒人好控制
「他對我真的很好,只是脾氣有點怪。」
「他其實滿照顧我的,就是不太能接受我自己做決定。」
這些話,也許你聽過,或自己說過,通常就是遇到控制欲極強的人,才會說出這些話來。
控制欲強的人,常常不會一開始就以「命令」的姿態出場,
相反地,他們很可能是你生活中最早伸出援手、最願意傾聽、甚至看起來最「為你好」的那個人。
他會接你下班、替你處理生活瑣事,連你還沒開口,他就已經安排好一切。
但這些「好」,真的出自於愛嗎?
初期的「好」,讓人誤以為是愛
他對你好,不代表他愛你,而是他想掌控你,控制是透過「好」來進行的
根據《人際控制理論》(Interpersonal Control Theory),控制型人格常以「照顧」、「極度付出」、「事事安排」來取得對關係的主導權。
心理學家Harriet Braiker 在《誰在操控你?》一書中直指:
「操控者不會命令你,而是讓你習慣依賴他,進而失去自己的選擇能力。」
他不是單純付出,而是用「對你好」來換取你的服從。
控制型的人很懂得經營「關係初印象」。
他們可能會:
無微不至地照顧你的生活需求
在你陷入低潮時即時出現、解決問題
記得你的喜好,對你身邊的人也「做足功課」
這些「好」,一開始確實讓人有安全感,也很感動,這可不是廉價付出。
你以為自己遇到了一個特別用心、特別深情的人。
但不久後你會發現,只要你有了不同意見,只要你表現出「我想自己決定」、
他就變臉了——語氣冷了、表情硬了,用冷嘲熱諷的方式刺你:
「妳這樣很不懂事」
「我也是為妳好,妳居然還嫌」
「我為妳付出那麼多,妳還不聽話」
他對你好,並不是因為愛你,而是怕失去對你的控制。
這樣的人最常見的特徵,就是你一旦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就會立刻翻臉。
語氣從溫柔變得尖銳,表情從關心轉為不悅。
你會發現,他的「好」並非無條件,而是一場精密的交換計劃。
他不是太愛你,而是太怕沒人讓他掌控
控制型人格的本質,是恐懼孤獨與失控
控制欲強的人,往往知道自己不討喜。
他們情緒控制差、言語帶刺、人際關係差勁,
所以唯有「對你好」,才能換來身邊人的陪伴。
這樣的「好」就像是撒餌——溫柔時讓你依戀,爆炸時讓你害怕,
你慢慢學會收斂、迎合、不敢違背,最後你變得不是自己,只剩下「被他接受的樣子」。
心理學稱這種現象為 「間歇性強化(Intermittent Reinforcement)」 ,即時好時壞的回饋方式,最容易讓人陷入「學習性依賴」,
因為你永遠搞不清什麼會惹怒他,也永遠期待他哪天會變回那個溫柔的樣子。
根據《情緒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一書作者 Susan Forward 的研究,
控制型人格最大的動機來自於恐懼——
害怕孤獨、害怕失去掌控、害怕關係裡的不確定性。
而「對你好」是他建立控制關係的方式,
一旦這份「好」沒有換來你的服從,他就會開始用情緒、冷漠、嘲諷來反制你。
因為他需要的,不是平等的伴侶關係,而是一個能聽話、能被他調度的人。
所以當你開始有自我、想追求獨立、不再樣樣都報備,他便失去了操控感,
這時你就會看到他的真面目——那個被拒絕時不懂得尊重的他,才是他的本性。
如何判斷他是否真的愛你?就看你想做自己時,他的反應,若如白櫻所寫,那絕對不是愛!
看清這三個訊號,你才能斷開心理內耗
他對你好,是「有條件的愛」
若你總在「他對我也很好啊」與「但我好像不能有自己」之間反覆掙扎,
試著冷靜觀察以下三個心理訊號:
1. 他的「好」是不是經常附帶條件?
✔ 他買早餐給你,是為了說「我這麼體貼你還不聽話」
✔ 他幫你做事,是為了在你反駁時有話講:「我做了那麼多你還這樣對我?」
真心的好,是不要求回報的。
而控制者的好,是投資性的交換,每一分溫柔背後,都藏著預設的回報機制。
2. 當你堅持自己的決定時,他會尊重還是生氣?
✔ 你說不想出門,他就開始臉色差
✔ 你自己做了職涯選擇,他就開始貶低你「沒判斷力」
控制者最難忍受的不是你的錯,而是你的「不聽話」。
因為在他們心中,「親密」意味著「順從」,你若選擇自己的人生,就是背叛。
3. 你在關係中越來越「怕他不開心」?
✔ 他對你好時你如沐春風,他沉默時你如坐針氈
✔ 你常常不是在經營關係,而是在「維穩」他的情緒
這不是愛,是精神壓力。
他好不好,竟決定了你每天情緒的基調,這關係就已經失衡了。
做回自己,是解套的第一步
你該問的不是:「他對我是不是很不錯」
而是:「我在這段關係裡,還能自由地表達自己、決定自己的人生嗎?」
心理學家維吉尼亞·薩提爾曾說:
「關係中最重要的,不是誰比較強,而是我們能否在一起仍做自己。」
當「他對你好」變成你的枷鎖,而非滋養,
當你不敢有想法、不敢有情緒、不敢拒絕,
那就代表你不是被愛著,而是被收編了。
白櫻結語
別再被假溫柔束縛,真正的愛不會讓你害怕。
你之所以放不下,是因為你誤以為那是愛。
面對這種人,最讓人掙扎的不是他的控制,而是他的「兩面性」。
他不是全然的壞,他真的也有貼心的時候,
這讓你每次想離開時,都被那些過往的溫柔勸退。
但你需要清醒地問自己:
「他的好,是讓我更自由,還是更受限?」
「他的好,讓我成長了嗎?還是我變得越來越小心翼翼?」
愛,是讓你變得更像自己;
控制欲強的人不是沒有優點,他們可能勤奮、細心、有責任感,
但這一切若不是出於尊重你、理解你、願意接納你的不同,
那就不是愛,而是包裝過的控制。
他的好,是為了換你的服從;真正的愛,是給你選擇,而不是奪走你的意志。
你能看清這點,就能放下掙扎,知道要如何面對和此人的關係。
白櫻實際體驗
白櫻最近也遇到了個這樣的人,他真的對我超好!非常細心關懷,總是替我想,使命必達。
我隨口一句話,他就替我辦到,令我挺感動的。
不是我從前常寫的廉價付出,而是實際的付出,因我會分辨,又知感恩,所以格外珍惜他的好。
但很快我就發現他很喜歡勉強我,他決定了要去吃哪間餐廳,我就必須一起去,若我不願,他就開始各種勉強。
你說的任何理由,他都可以用歪理破解,完全不考慮你的難處。
從21年以後,我就不曾去餐廳吃過飯了,因為我不能讓自己得新冠,我怕影響寫作能力,不吃餐廳我覺得也無妨。
但他卻說又不會怎樣,得了也沒影響啊!這樣不負責任的話。
每個人得了以後的反應天差地別,他怎知我一定不會怎樣?那只是我的人生基本選擇。
當我明確表態不去以後,他就開始陰陽我,各種怪里怪氣,同時又繼續對我好。
因為他要求很多,又真心待你,你會很想配合他、滿足他,但總不可能事事迎合,那時你就會看到他的另一面,尖酸刻薄又自私。
為此,我去研究了一下這種人,才發現這是他們的慣用技倆,馬上寫了這篇文章給你。
希望你也能從這份感動中醒過來,當你看清他們的好只為控制,你還會感動嗎?
只能說這福氣我們無福消受,我不可能永遠在他的控制範圍內,因為懂得感恩,我才萬般珍惜他的好。
甚至為了他和完全不戴口罩的他一起吃飯,只因為怕他覺得我嫌棄他,這已經是在冒險了,但他毫無感恩之心。
我對他的好,其實他全不在意,他要的不是付出,他在意的只有「我服不服從」。
如今回頭看看,只覺得對不起自己而已,白白忍耐了那麼多天,好在我有學習能力,才能及時看清醒過來!
想要永遠都能找到白櫻?請將本站加入最愛或按讚「白櫻文章」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想加入更多白櫻的粉專請留意本網頁畫面,向下拉即可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