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按讚「白櫻 」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或在臉書搜尋「白櫻」,每天看點正能量,吸引來更多幸運和美好的人事物
在華人家庭文化裡,「孝順」「親情」「家和萬事興」是被反覆強調的價值觀。
可越是這樣,有些隱藏極深的不良相處方式,越容易被忽視,甚至被合理化。
偏心的父母,對不被偏愛的孩子的種種不公和惡待,很難被發現,也無人會指責。
不被愛的孩子只能默默孩受這種極不公平的對待方式,父母甚至都不想看到你好。
他們的扭曲心態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選擇面對他們的方式,讓自己生活得更好。
1. 他們不允許你比偏愛的那個孩子好
即使你也是他們的孩子,即使你更懂事、更努力、更能幹、賺得更多,他們還是會拐彎抹角地打壓你、否定你、貶低你。
哪怕那個被偏愛的孩子一事無成,他們也能為他找出千百個理由,
然後把你踩在腳下,說你「沒人情味」「太驕傲」「不像一家人」。
你越努力,他們越冷淡;你越優秀,他們越視而不見。
因為在他們心中,你過得比他們偏愛的孩子好,是一種對「他們選擇」的打臉。
白櫻還看過讀者分享偏心父母說成功的孩子,把他們偏愛的孩子的福氣都奪走了這樣不可思議的言論。
偏心的父母本質上就是一種不善良,他們不講道理地虧待不被偏愛的孩子,還毫無愧疚心。
但你要知道,這是他的問題,而非你的,你的價值不能再由他們的態度定義了。
2. 打壓與比較,是他們慣用的技倆
「你看你哥多會做人。」
「你怎麼什麼都不如你妹?」
「你再努力也不如人家命好。」
「你哥就是跟我比較有緣,我更喜歡他。」
這些話,你也許從小聽到大。
他們不是不知你的好,而是故意視而不見,甚至聯合身邊人一起「洗白」偏愛的孩子。
因為他們知道,只要用這種方式貶低你,別人也會跟著看低你。
而你,年紀尚小、資源匱乏,根本抵擋不了來自親人與社會的雙重碾壓。
久而久之,你真的會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夠好,還是命不好?
3. 「被遺棄的孩子」,反而活得更精彩
很多人以為,那些從小不被偏愛的孩子,會自卑、會崩潰、會沉淪。
但現實往往相反——他們反而更有韌性,更懂得靠自己,走出命運的泥濘。
因為他們早早明白:世界不會對你仁慈,除了自己,誰都靠不了。
他們默默打拼,不吵不鬧,咬著牙,走出自己的天地。
也正是這份獨立與堅韌,讓他們後來在社會上反而站得更穩、活得更自由。
4. 偏愛的孩子,往往反而過得一塌糊塗
你會發現,那些從小被寵、被捧、被父母「供著」的孩子,
很多長大後不是啃老,就是高不成低不就,抗壓性極低,連一點風浪都受不了。
偏心父母本質上就是觀念偏差的人,所以將偏愛的孩子養成一個無邊界、不自覺、不感恩的人。
而他們最終常常活成:一地雞毛、一身怨氣、一事無成。
5. 最終,你的人生打了他們的臉
當你一步步靠自己站起來,事業穩了,家庭安穩了,氣質變了,
你會發現:那些曾經冷眼看你、冷嘲熱諷的父母,會開始改口。
不是真心悔改,而是現實逼得他們不得不承認:你過得比他們偏愛的孩子好。
但此時的你,已經不再需要他們的肯定。
你心裡清楚:這一切不是因為他們給你什麼,而是你自己掙回來的。
白櫻結語
偏心的父母,的確很無情,他們用愛與不愛製造出家庭對立,讓你在原生家庭裡就學會了冷漠、比較、委屈與妥協。
但請你記住:他們的態度無法定義你的價值,他們會這麼對待你,多半是因為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也這樣對他們。
這是家族遺傳的陋習,並非你不好。
若你今日過得越來越好,也別回頭問他們一句「你看見了嗎?」「我明明比他好!」
因為你很有可能也得不到想要的答案,就算你的成功讓他們無法再忽視你,但他們內心還是覺得偏愛的孩子更可愛!
除非父母成長了,改變偏差觀念,否則你很難得到公平合理的對待。
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或許你要慶幸他們不愛你,否則扭曲的他們,就會把你養成他偏愛的孩子那個樣子,對你也不是好事。
白櫻的家庭也是如此,從小無論我做得再好,都不如哥哥。
但走到現在,哥哥跟我的狀態已是天差地別,父母仍覺得他比我更好,無論他犯了再大的錯,都可以原諒他。
而我為他們做得再多、再貼心,都讓他們不滿、埋怨,所以我才選擇了遠離。
這種狀態已不是我做什麼可以改變了,父母對我已無善念,只想索取責怪。
出生在這樣的家庭,是種悲哀,但這不幸也給了我們更好的特質不是嗎?
所以我們現在才能比他人更優秀,重要的不是你被安排了什麼樣的命運,而是你怎麼看待自己的人生。
本文重點
偏心父母不允許不被偏愛的孩子過得比「偏愛子女」更好
打壓和比較,是他們常用的操控手段
被冷待的孩子反而更有韌性,後來往往活得更精彩
被偏愛的孩子可能抗壓性低,容易啃老或失控
真正強大的人,靠自己翻盤,無需回頭求認可
願你脫離家庭的陰影,走出屬於自己的光。
想要永遠都能找到白櫻?請將本站加入最愛或按讚「白櫻文章」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想加入更多白櫻的粉專請留意本網頁畫面,向下拉即可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