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按讚「靈魂有香氣的女子」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或在臉書搜尋「白櫻」,每天看點正能量,吸引來更多幸運和美好的人事物
很多人常說:「我好愛哭,動不動就鼻酸,是不是太脆弱了?」
也有些人因此自嘲:「看到新聞都會流淚,我是不是淚點太低了?」
但你知道嗎?科學研究早已證實,淚點低,不代表你脆弱,反而是你「大腦太發達」的證據。
這並不是情緒不穩的表現,而是一種高度的情感智力與心理敏銳度。
淚點低的你,要更了解自己才對!
1.泣點低,其實是鏡像神經元在發功
有一種「神經元」,讓你在人群中忍不住跟著笑、跟著哭,甚至在電影院裡看別人痛苦,自己眼淚直流——這就是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s)。
鏡像神經元是一種會在你看到別人表情、動作時自動「模擬」的神經單元,是共情能力的基礎建設。
你不是太感性,而是大腦天生比別人「更能感覺到他人」。
根據神經學家賈科莫·里佐拉提(Giacomo Rizzolatti)的研究,鏡像神經元活躍的人更容易產生同理心,也更容易有情緒反應。
這也說明了為什麼有些人看新聞裡忠犬護主就會濕了眼眶,看見陌生人和摯愛分離也會泛起鼻酸。
因為你的大腦,更能同理他人的苦。
2.眼淚,其實是身體的「排毒系統」
哭不是軟弱,而是一種極高級的身心調節能力。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一項研究指出:情感型眼淚中,含有「兒茶酚胺」這種壓力激素。
這種化學物質是大腦在強烈情緒下分泌的,若長期累積體內,會增加健康風險。
換句話說:
該哭的時候忍住,反而讓壓力無出口;而你哭了,等於在為大腦和身體「排不好的東西」。
所以啊,眼淚不是軟弱的象徵,而是內在機制在做一次深層清理。
3.那些容易掉淚的人,往往也最溫柔、最堅強
有研究顯示,越是具備情感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人,越能識別、理解與回應情緒,也越不排斥自己的眼淚。
他們的特質通常包括:
感受細膩,對美與情感變化非常敏銳
更容易與人建立深度情感連結
對壓力有天然出口,不會壓抑到失控
正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泰戈爾所說:
「當你因喜悅流淚,心中的每一滴眼淚,都是靈魂在跳舞。」
所以,不要笑那些看電影就哭、看到陌生人受苦也落淚的人。
那不是脆弱,是一種高度進化的情感能力。
4.情緒敏感,不是缺點,而是內在的優勢
很多人在成長過程中被灌輸「堅強不能哭」、「哭是沒用的」這種觀念,久而久之,會讓人對自己的情緒產生羞愧,甚至壓抑。
但事實上,淚點低的人,往往擁有更強的觀察力、情感連結力與人際敏感度。
心理學家Elaine Aron提出「高敏感特質」(Highly Sensitive Person, HSP)時就指出,
這類人因為神經系統處理外界刺激的強度更高,所以比一般人更容易感受到細節、情緒變化與氣氛波動。
⋅ 你不是愛哭,你是內在敏銳、有感知力
⋅ 你不是情緒化,你是能感受到他人痛苦的人
而這種敏感,是這個世界需要的。因
為你可以成為那個理解他人沉默、接住別人情緒、讓冰冷世界有一點溫度的人。
白櫻結語
你愛哭不是因為軟弱,而是因為你大腦發達、情緒通透、靈魂柔軟。
它代表你沒麻木、沒遺忘、沒失去感受愛與痛的能力。
所以,下次再有人說你「太愛哭」,你只需要微笑說:
「我不是玻璃心,我只是大腦太發達。」
白櫻也是會為了別人的事或戲劇感動落淚的人,固然我們承受的苦楚程度比他人更深。
但我們感受到的喜悅和美,也比他人強烈,凡事都有好有壞。
既然不能選擇特質,那就去肯定它、珍惜它!
本文重點
淚點低源自鏡像神經元發達,是共感力與情感智商高的象徵
情緒型眼淚中含有壓力激素「兒茶酚胺」,流淚是大腦與身體的自然排毒機制
心理學研究證實:表達情緒有助於降低心理壓力與生理風險
真正堅強的人,不是從不哭,而是知道何時該讓情緒釋放
眼淚是靈魂的語言,是成熟情感能力的一種流動展現
想要永遠都能找到白櫻?請將本站加入最愛或按讚「白櫻文章」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想加入更多白櫻的粉專請留意本網頁畫面,向下拉即可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