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按讚「靈魂有香氣的女子」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或在臉書搜尋「白櫻」,每天看點正能量,吸引來更多幸運和美好的人事物
很多人都以為,性格要透過長時間相處才能看出來,但心理學家卻告訴我們,其實從一頓飯的細節,就能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底色。
吃飯這件事,藏著每個人最真實的本能反應,因為當一個人放下社交面具、進入吃飯這種最放鬆的狀態時,潛意識裡的慣性和性格特質,就會毫無保留地流露出來。
心理學家發現:你的進食速度、吃飯順序,早已默默出賣了你的真性情。
本文分析針對多數人,總會有少數人例外。
1. 進食速度:急躁還是淡定,一筷子就看出來
吃得快的人,通常性子急,內心安全感偏低。
這類人往往習慣搶時間、怕輸、擔心被忽略,吃飯時狼吞虎嚥,幾口就掃完一盤菜,彷彿盤子裡的食物下一秒就會被人搶走。
他們的內心節奏總是比別人快,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感,所以吃飯這件事,潛意識裡也成了一場「競爭」。
反過來,吃得慢的人,往往天生比較穩定,不容易慌張,這類人更懂得享受當下,對未來有比較強的掌控感,所以吃飯也能從容細嚼慢嚥,不急不徐。
吃飯快慢,藏著你的安全感指數。
2. 吃飯順序:從主菜先吃,還是從配菜開始,藏著你的控制欲
有些人吃飯一定要從「最愛的那道菜」先下筷,這種人性格偏主導型,行動力強,目標感明確。
他們的潛意識告訴自己:「我想要的東西,一定要先拿到手,這樣才安心。」
這類人通常掌控欲強,不喜歡等、不愛拖延,目標明確就一定要立刻實現,屬於典型的行動派。
另一種人,則喜歡先吃普通的菜,把最愛的留到最後,這類人多半自律感強,喜歡按部就班,做事追求先苦後甘的順序感。
他們性格偏內斂,有強烈的延遲滿足能力,不容易衝動。
吃飯的先後順序,就是你的人生策略縮影。
3. 吃飯時的細節習慣:獨食派還是分享派,透露你的親密關係模式
有些人特別愛夾菜給別人,這類人往往人際敏感度高,關係型人格明顯,喜歡透過照顧別人來獲取存在感與價值感。
但也有些人只顧自己吃,不太管別人盤子裡有什麼,這類人通常界線感強,獨立性高,生活裡也比較少干涉他人,屬於獨食派人格。
前者在親密關係裡,容易過度付出,甚至討好型人格;後者則偏向自主型,親密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感。
一雙筷子,不只夾菜,還夾出了你的關係模式。
4. 吃飯的整體節奏感:隨意派還是儀式派,反映你的生活態度
有些人吃飯一定要擺得整整齊齊,菜要分區、筷子要擺正、碗要對齊,這類人通常對生活細節非常敏感,偏好掌控感強的秩序感。
他們的性格往往比較講究完美主義,對環境品質有較高的要求,同時這樣的人,做事有計畫性,不太喜歡突如其來的變數。
另一種人,則隨性坐下就開吃,筷子亂放、菜也不挑順序,這類人天生適應力強,對生活的掌控感需求低,個性比較隨遇而安。
吃飯的儀式感,反映你對生活的掌控欲和標準感。
白櫻結語
一頓飯,吃出了你的性格密碼。
快吃慢吃,先吃後吃,夾菜不夾菜,每個細節,都是無聲的性格自白。
所以,心理學家總說,觀察一個人,不用問太多,看他吃飯就好。
因為吃飯這件事,太本能了,任何偽裝,都藏不住。
本文重點
進食速度,反映你的安全感與內在節奏
吃飯順序,透露你的人生行動模式
夾菜與否,顯示你的親密關係風格
吃飯的儀式感,代表你的掌控欲與生活態度
吃飯是最真實的人格測驗,筷子怎麼動,性格就怎麼露餡
吃飯見人品,細節見真章。
下次吃飯時,不妨觀察一下自己,也看看對面的人,從餐桌上的舉動,說不定你能看懂很多平常忽略的真相。
想要永遠都能找到白櫻?請將本站加入最愛或按讚「白櫻文章」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想加入更多白櫻的粉專請留意本網頁畫面,向下拉即可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