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eenshot
Screenshot

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按讚「跟白櫻一起成長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或在臉書搜尋「白櫻」,每天看點正能量,吸引來更多幸運和美好的人事物

凌晨三點半,夜色沉靜,整座城市早已入眠,一位母親卻在這個時刻醒來,翻來覆去怎麼樣都睡不著。

她拿起手機,點開通訊錄的封鎖名單,滑到那個熟悉的名字,停頓了一下,然後點進去,看看最新的動態。

畫面裡的年輕男子站在健身房的鏡子前,肌肉線條明顯,動作流暢,看起來精神不錯,日子過得應該還行。

去年一年,他還跑去看了三場張杰的演唱會,從杭州到福州、再到上海,每一場都沒錯過。

她默默地瀏覽這些影像,沒有留言,沒有按讚,也沒有主動聯繫,只是靜靜地看著,直到心裡安定了一些,確定他一切都好,才又放下手機。

這一年半來,她和兒子沒再聯絡。

其實,兩人本來就很少見面。

自從2019年他考上杭州的大學後,這幾年總共才見過兩次——一次是他大學的時候,一次是2022年他畢業後。

之後的對話變得越來越少,簡訊來來去去只剩下「嗯」「哦」,電話也從來不接。

她不是沒有努力聯繫過兒子,但每次換來的,都是冷淡的態度,甚至讓她覺得自己像個不受歡迎的麻煩。

既然他嫌她煩,那她就選擇不再打擾。

從那時起,年節時她一個人過,沒等到兒子的拜訪,也沒等到他的關心。

她記得,兒子讀大學的三年間,家裡支出了五十萬元讓他安心讀書。

畢業後,他想買車,她又幫了五十萬元。

2023年5月,他發了一則簡短的訊息:「車子要保險,健身房要續費,最近手頭有點緊,能不能借五萬?」

她沒多問,馬上轉了過去。

當時她以為,連假或是過年,他會回來看看她,結果五天假期結束,人卻連個影子都沒有,甚至連一句關心都沒傳來。

那一天,她心一橫,封鎖了他的聯絡方式。

從那天起,她不再主動聯繫兒子,也不再試圖打破這段沉默。

但她的心,始終沒有真正放下。每天,她還是會想著他,猜測他的近況,擔心他過得好不好。

這一晚,她還是忍不住,悄悄地打開那扇她親手關上的門,偷看了一眼他的生活。

她的選擇,或許是出於自尊,或許是因為失望。

當她看到兒子日子過得還不錯,看到他依舊在健身、依舊能為了喜歡的音樂跑遍各大城市,她終於放心了一點。

母子之間的隔閡什麼時候會消失?她沒有答案,或者,她仍在等待那一天,等兒子成熟變孝順,她還是會像以前一樣,接納他、為他付出。

很多時候親人間變得疏遠是因為心冷了,不是不愛對方,只是再也接受不了那種極其自私的對待方式。

其實只要兒子肯認錯,改變這麼不健康的相處方式,媽媽還是會再次接受他。

只是這類型的人,往往看到你不願理他或不再為他付出,他也不想理你了,完全不會顧念你之前的付出。

對於這樣的人哪怕再親也只能遠離他,其實媽媽也不是要兒子非得回來看他,但連個解釋也沒有真的讓人很心寒。

如果孩子變成這樣,父母也要開始為自己著想了。

想要永遠都能找到白櫻?請將本站加入最愛或按讚「白櫻」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想加入更多白櫻的粉專請留意本網頁畫面,向下拉即可看到。

贊助商連結
最後修改日期: 2025-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