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按讚「跟白櫻一起成長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或在臉書搜尋「白櫻」,每天看點正能量,吸引來更多幸運和美好的人事物

在親密關係裡,我們渴望被理解,被在乎。

更希望當自己感到難過時,對方能適時地回應,而不是選擇沉默與逃避。

但如果你的伴侶是逃避型依附者,你可能常常感覺自己在對著一道牆說話。

你生氣、哭泣、質問,甚至情緒失控,但他卻不發一語,甚至轉身離開。

你們之間的情感是無法交流的,問題總是無法解決,他還認為妳一天天地不想好好過日子。

他們通常會負上基本家庭責任,以致於外界覺得他是好男人,但妳的感受,他是幾乎不顧及。

這樣的相處模式讓人無比挫折,你開始懷疑,他是真的不在乎,還是根本不願意愛?這時,你很有可能是遇到逃避型依附了。

本文將針對此類人撰寫,但若你遇到的人只是不愛妳才不在乎便不適用了。

逃避型依附者的沉默,往往不是因為他不愛,而是因為他不會。

他們從小可能習慣壓抑自己的情緒,學會用「冷處理」來應對衝突。甚至連自己都不清楚內心真正的感受。

他們的逃避,不是拒絕愛你,而是害怕面對愛裡的脆弱與不安。當你的伴侶選擇沉默時,你該如何應對?

逼迫他開口有用嗎?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逃避型依附的心理機制,並提供有效的應對方式。=

為什麼他選擇沉默?逃避型依附的心理防禦機制

逃避型依附者的內心世界,比你想像得更複雜。他們並非真的無情,而是從小學會了「不能依賴他人」。

在他們的成長經驗裡,表達情緒往往是不被允許的,甚至會帶來損害。

因此,他們選擇了另一種生存方式——封閉內心,降低對愛的需求。

當衝突發生時,他可能認為你無論如何都不會接受他的想法。所以沉默是最好的選擇。

他可能也害怕說錯話,讓衝突變得更激烈,於是選擇遠離,讓時間沖淡一切。

他或許覺得爭吵會讓他筋疲力竭,讓他想起過去讓他不安的回憶。所以本能地選擇逃避。

有些人甚至會出現身體上的反應。頭疼、胃疼、疲憊,這並不是裝,而是壓力讓他的身體進入防禦狀態。

這些行為,並非惡意,而是他的本能反應。他不是不想愛,而是不知道怎麼愛。

面對他的逃避,你應該怎麼做?

當你越是逼他回應,他就越退縮。

這並不是因為他不願意解決問題,而是他的內在防禦機制被激發,使他無法好好應對情緒。

想要改善這段關係,你需要改變自己的溝通方式,而不是強行突破他的防禦。

如果你帶著指責與質問開口,他的第一個反應是更加防禦,甚至更快地關閉自己的內心。

他害怕爭吵會讓事情變得更糟,害怕你說的話會讓他感到受傷,於是選擇沉默。

與其質問他為什麼不說話,不如改變語氣,讓他知道你是希望溝通,而不是要壓倒他。

當你冷靜下來,語氣變得柔和,他才可能願意放下戒心,開始回應你。

最好的方法是用「我」句式來表達感受,而不是指責他做錯了什麼。

例如與其說「你是不是根本不在乎這段感情?」不如說「我們之間似乎有些問題,我很想跟你一起解決,改善段關係。」

這樣的表達方式,會讓他比較容易打開心房。

逃避型依附者最害怕的就是「被逼迫」,如果他覺得你只是在發洩情緒,他會更想逃。

但如果你讓他知道「我只是希望我們可以更好,才會說這些」,他會比較願意聽。

當你發現他無法立刻回應你的問題,與其繼續追問,不如給他一點時間冷靜。

你可以告訴他「我知道你現在不想講沒關係,但我希望你願意想一想,等你準備好了再跟我聊。」

然後暫時離開,不要繼續施壓,讓他有喘息的空間。

白櫻結語

愛情裡最令人心碎的,從來不是爭吵,而是得不到回應的孤獨。

當你的伴侶是逃避型依附時,並不是因為他不在乎。而是因為他不知道該如何回應。

他的沉默,或許不是冷漠,而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式。

與逃避型依附者相處,最重要的是讓他感到安全,而不是讓他覺得需要保護自己。

當你能用更溫和、開放的方式與他對話,他才會願意慢慢放下心防,走向你。

如果他始終不願意溝通,也許你該思考,這段關係是否真的值得繼續?

真正健康的愛情,應該是雙向的努力,而不是一個人拼命追逐,另一個人不斷逃避。

願你的愛,溫柔且自由。

本文重點

逃避型依附者的沉默並非冷漠,而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當他選擇逃避時,逼問和指責只會讓他更抗拒。

改用「我」句式表達自己的感受,比批評更有效。

讓他感受到安全,而非壓迫,才能促進溝通。

如果對方始終無法回應你的需求,值得思考這段關係的未來。

(持續更新)依附理論簡介及文章索引:安全型、焦慮型、迴避型成因、判斷標準及相處方式 

想要永遠都能找到白櫻?請將本站加入最愛或按讚「白櫻」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想加入更多白櫻的粉專請留意本網頁畫面,向下拉即可看到。

贊助商連結
最後修改日期: 2025-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