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按讚「靈魂有香氣的女子」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或在臉書搜尋「白櫻」,每天看點正能量,吸引來更多幸運和美好的人事物
真正的愛情不是肆意而為,而是為了雙方的最大利益,懂得克制和成全。
若愛了錯的人,在一起只會讓雙方受苦,真正懂愛的人會選擇放手。
在《羅馬假期》中,安妮公主因肩負責任而放棄了與記者的愛情。
在戲外,奧黛麗也一樣做出了艱難選擇,面臨著現實生活中的兩難抉擇。
隨著與漢森的矛盾日益加深,這段原本親密的感情逐漸出現裂痕,而艾拉夫人(赫本母親)仍然堅決反對這段婚姻,進一步加重了奧黛麗的壓力。
最後在《羅馬假期》芝加哥首映式上,奧黛麗宣布與詹姆斯·漢森解除婚約。
事業和愛情的選擇題
自六歲父親離家後,奧黛麗·赫本便與母親相依為命。
母親的強勢性格雖然讓她感到壓力,但奧黛麗明白母親的愛,也不願讓母親失望。
正因如此,她選擇接受了威廉·惠勒的邀約,而這次約見,為她帶來了《羅馬假期》的演出機會,從此開啟了她燦爛的星途。
儘管遵從母親的安排,奧黛麗始終保持著自己的主見,儘管媽媽不喜歡漢森,她仍想和對方結婚。
她渴望成家,尋求家庭溫暖,於是在《金粉世界》首演四天後,
她宣布與詹姆斯·漢森訂婚,並計畫在《羅馬假期》拍攝完成後結婚,甚至已經訂製了婚紗。
這套婚紗是白櫻認為她最美的一件衣服,比她後來和梅爾的婚禮上穿的那件還好看。
可惜她未能穿上這套婚紗步上紅毯,之後有愛的她,將這件美麗的婚紗送給了貧困的女孩,替對方一圓婚紗夢。
隨著《羅馬假期》的成功,她的工作變得繁忙起來,抽不出時間飛往加拿大與漢森見面。
同時漢森也要求她婚後息影,畢竟在那個年代女性自主的觀念還不普及。
對於富有的漢森來說,妻子就該乖乖在家生兒育女,不該再拋頭露面。
此時,奧黛麗愈發清楚,自己無法放棄剛剛起步的電影事業,結婚對她來說成為不可能的任務,至少暫時如此。
就像當時也很有名的葛蕾絲凱莉,便在如花的年紀嫁給國王息影了,婚後她很想再復出,卻一再受到阻擾。
聰慧的赫本避開了這樣的命運,否則她婚後應該也是過著這樣的生活,無法再實現自我。
在《羅馬假期》中,安妮公主因責任放棄了和記者的愛情。
奧黛麗在戲外也面臨艱難選擇,最終,在《羅馬假期》芝加哥首映式上,奧黛麗宣布與詹姆斯·漢森解除婚約。
雖然這段戀情短暫,但漢森對奧黛麗的決定表示理解和支持。
他曾形容奧黛麗是個意志堅定的女性,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並預言她的未來將如鮮花綻放。
這才是真愛的表現!若明知在一起會帶給對方苦難,分手也是一種愛。
畢竟彼此的性格和觀念無法輕易改變,愛情的力量並沒有想像中強大。
另一方面,《羅馬假期》中安妮公主的角色靈感,據說來源於瑪格麗特公主。
公主喜歡上已婚的護衛,儘管男方已經離婚,也遭受來自眾人的反對,她若要嫁給對方,就要放棄王室特權。
於是瑪格麗特最後還是選擇放棄了自己我愛情,但她終於還是嫁給了平民。
她是四百多年來第一位嫁給平民的皇室成員,也是第一位分居與離婚的皇室成員。
如果她是英女王的孫女而非妹妹,或許就有自由可以嫁給所愛之人了,就像哈利娶了離過婚的梅根。
白櫻結語
赫本的故事很明顯是因為她選擇了富二代,所以才會逼她放棄事業。
富有的男人,大多喜歡乖巧懂事的女人,娶了女明星帶出去很有面子。
但在外面拍戲可就不同了,拍戲常有接吻畫面,他們怎麼可能忍得下來(在那個時代),分離是更好的選擇。
後來她選擇的2任丈夫都是很會提供情緒價值的男人,這類男人大多條件比女方差,才會用極端的情緒價值讓妳感受被愛,進而選擇他們。
他們本就是高攀和依附,不只不會要妳放棄家庭,還會希望妳多賺點錢。
婚後梅爾不斷干涉赫本的事業,兩人間相處也有諸多問題,所以第二段婚姻時,赫本選擇了息影,想要以家庭為主。
她這一決定,等於削弱了自己在丈夫心中的價值,所以最終還是離婚了。
下圖為赫本和第二任丈夫的相處畫面,可以看出兩人都不是很開心。
畢竟她選的就是會討女人歡心的那類男人,沒有多少真情可言,也很容易出軌。
關於她和第二任丈夫的故事,詳見下文。
延伸閱讀(請點選標題觀看):
1. 離婚6周後 「赫本」閃嫁迷戀她16年的男孩 婚後才知自己錯得離譜!
2. 不愛赫本愛記者的「畢克」 和妻子相愛48年 面對倒貼女粉 他的回應極其紳士!
3. 丈夫擅自索要代言費!赫本登門道歉 「紀梵希」溫柔一笑:我們之間不需要任何解釋
5. 「紀梵希」憶赫本:「她總會在清晨打給我 響三聲便掛掉 這是我們的暗號」
想要永遠都能找到白櫻?請將本站加入最愛或按讚「白櫻文章」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想加入更多白櫻的粉專請留意本網頁畫面,向下拉即可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