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按讚「白櫻」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或在臉書搜尋「白櫻」,每天看點正能量,吸引來更多幸運和美好的人事物
所有人際關係的結果都是因果,種什麼因就結什麼果。
如果總是怪孩子不好,個性很差,那就無解了。
本還有心和解的孩子,看到你還是不知悔改,便會轉身離去。
和父母不親的人有兩種,一種是被寵過頭,不知感恩只想輕鬆過日子,覺得父母煩就不理他們了。
另一種則是本想好好孝順父母,但因父母無愛的言行寒了心,為保護自己才遠離。
本文主要是在避免第二種情形發生,尤其是父母其實很愛孩子的情況下,那更是可惜。
不要讓自己因缺愛造成的習性或是壞習慣,影響了親子關係。
母親的言行、情緒、態度,都會深深地影響著孩子的心理發展與個性塑造。
雖然母愛是偉大的,但有些母親的行為卻可能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壓力。
當這些壓力累積到一定程度後,孩子在長大後會自然而然地遠離母親,不願再親近。
這篇文章將從母親常走偏的幾個方向來討論,為何孩子長大後,往往不願再親近她。
還記得《玫瑰的故事》中,太初跟玫瑰說妳怎麼都不像其他媽媽那樣愛生氣?
正因為玫瑰懂教育,用溫柔的態度放鬆育兒,反而教出更優秀且和自己很親密的孩子。
1 說教式的嘮叨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世界上最無效的努力,就是對孩子掏心掏肺地講道理。你講的道理越多,孩子越反感,更不願意和你溝通。」
很多母親以為只要把人生的道理告訴孩子,他們就能少走彎路,不犯錯誤。
但這樣的說教式溝通,往往事與願違。
母親的嘮叨,是孩子最不願面對的無奈。
當母親用命令、指導的方式對待孩子時,會讓孩子感覺自己不夠好、不被認可,而且內容往往很重覆。
結果就是孩子開始閉上耳朵,不再願意聽母親的話,甚至產生一種對抗與疏離的心理。
真正的愛,是學會傾聽與理解孩子的想法,而不是強行灌輸自己的觀點。
當孩子感覺到母親尊重他們的感受,願意以平等的態度與他們交流,他們才會逐漸打開心扉,主動向母親靠近。
不是不能說教,而是不要反覆說或用指責的態度說,內容也要精簡些,否則他聽不進去也是白說還惹人煩。
2 容易暴怒
當一位母親習慣於在孩子面前發火,她的怒氣會讓家庭氣氛變得緊張,也在孩子心中留下陰影。
有些母親在壓力或挫折面前,選擇以暴怒的方式釋放情緒,對孩子大喊大叫,甚至辱罵孩子。
這都會在孩子心中留下陰影,一位容易暴怒的母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存在是一種負擔。
會讓孩子在長大後選擇與母親保持距離,以減少壓力。
心理學家指出,母親的情緒控制能力,是影響孩子未來人際關係與自我價值感的關鍵之一。
小時候哥哥常常流鼻水,有次他晚上睡覺濞鼻涕,媽媽扒一聲就揮過去,然後我便聽到他的涰泣聲。
他已經是父母偏心的對象了,還得到這樣的待遇,這就是暴躁的父母常有的行為。
我也常得到這些對待,一不開心手上有什麼就砸過來了。
不要以為孩子還小,可以隨意對待,等到他們成長到足以判別父母愛不愛自己時,他們看清真相就會遠離了。
缺愛的人很容易脾氣暴躁,因為他們的父母也是如此,所以有些缺愛的人不願生孩子,也是種清醒。
應該先修復好自己,再談生子會更好。
3 總是喜歡否定孩子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最需要的是被認可與鼓勵。
他本來不知道自己好不好,是父母的看法塑造了他的自我認同。
而母親是孩子最信任的人,母親的話語對孩子的自尊心具有極大的影響力。
如果一位母親總是習慣於否定孩子的努力,無論孩子多麼努力,母親總是能找出缺點或不足之處來批評,這樣的孩子很難建立自信。
當孩子從小就習慣於被否定,他們會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對自己失去信心。
在家庭中,他們也逐漸不再想向母親傾訴內心的想法,因為他們預料到只會再度被否定。
這樣的經歷長期下來,孩子在長大後多半選擇遠離母親,因為這樣的相處對他們來說不再是愛的來源,而是一種持續的心理壓力。
4 不懂尊重孩子的隱私
成長中的孩子會逐漸發展自己的自我意識,他們開始有屬於自己的秘密與空間需求。
而一些母親則認為,孩子還小,所以不需要所謂的「隱私」。
這些母親習慣於在孩子不在時翻看他們的日記、手機,甚至打聽孩子的交友狀況。
這樣的行為在孩子看來,是對他們人格的不尊重。
他們會覺得自己失去了選擇的自由與空間,從而變得更加封閉與反抗。
尊重孩子的隱私,是尊重他們獨立人格的一部分。
看過一個母親看孩子日記只為窺探隱私,孩子說自己活不了了,她也沒絲毫作為,只擔心看心理師要花很多錢,便裝不知道。
如果父母抱著這樣的心態,以父母偉大之名行卑劣之事,孩子當然是無法接受的。
有的人看了也真的很關心,就拿裡面的事嘲笑怒責孩子,甚至給別人看,那更是造成孩子巨大陰影。
一個電視劇便有這樣的情節,媽媽到學校去說女兒的日記寫著她暗戀誰,要那人不要影響她女兒。
女兒低聲說能不能給我留點面子,媽媽還是大聲叫嚷,最後孩子就當小飛俠了…
5 總是拿孩子跟別人比較
不少父母習慣用別人的孩子作為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孩子。「看隔壁小明,考試又拿了滿分」、「你看看人家多會體貼父母」
這些話可能出於母親希望孩子更好的心願,但實際上卻帶給孩子極大的壓力與挫折感。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有自己的強項與弱項,作為父母要發掘他的強項,包容他的弱項。
當母親習慣於將孩子與別人作比較,孩子只會覺得自己永遠達不到母親的標準,無法獲得她的認可。
這樣的比較,不僅抹煞了孩子的努力,也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是不被愛的。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看到他就很開心,總覺得他就是最好的。
但也不能走極端,孩子明明做錯了,還覺得他很棒!那就太過了。
6 無法接受孩子的不同選擇
孩子長大後,會逐漸開始對人生做出自己的選擇,這些選擇可能與母親的期望有所不同。
有些母親卻無法接受這些差異,對孩子的選擇抱持批評態度。
無論是孩子的職業選擇、感情對象,甚至是生活方式,這些母親總是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而不尊重孩子的決定。
當母親總是對孩子的選擇不滿意,孩子會覺得自己的生活被干涉,自己的決定不被尊重。
這樣的矛盾與衝突,長期下來會讓孩子產生疏離感,認為只有遠離母親,才能擁有真正的自由。
這類媽媽常是以愛之名行控制之實,為什麼要事事聽媽媽的,才是好孩子?孩子也有自己的人生。
哪怕是錯的,妳提醒後他還是要選,那也是他的命運,作父母的也只能尊重。說不定他是對的呢?
白櫻結語
身為母親,試著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說教;多一些傾聽,少一些指責。
孩子就會在你的愛中感受到真正的安全感與幸福,成為一個願意與你親近的人。
很多媽媽都會說自己養到很壞的孩子,把責任都推到他身上,但我們怎麼說也比孩子懂得更多,父母才是主導關係的一方。
真的天生很壞的孩子很少,多半是教育出來的,若常做出以上6種行為,孩子個性一定好不了。
因為他想保護自己的尊嚴和自由,只能不斷地忤逆反抗。
既然是愛就不要成為害,我發現父母管很嚴的孩子,很多都變成說謊達人。
因為他們還是想照自己的意思過生活,所以只能對父母說謊,有個同學交過十幾個男友,媽媽卻以為她還沒談過初戀。
這是很糟的影響,他們會開始在很多小事上說謊,後來連對伴侶也是如此,破壞兩人間的信任。
父母扭曲的愛,造成了孩子扭曲的人格,兩個扭曲的人又要如何相愛?關係自然不好了。
父母看起來孩子一切順從自己,其實他私下過的生活父母全不知情。
父母不是權威者,而是孩子成長的夥伴,作為一個愛他且懂更多的過來人,給予他協助和支持而不是控制。
這樣的父母,都得到孩子全心認同和依賴,關係一定非常好。
本文重點
- 習慣說教式的嘮叨:多講道理只會讓孩子反感,應以理解和傾聽代替說教。
- 容易暴怒:情緒失控會讓孩子感到恐懼,應以平和的方式表達不滿。
- 否定孩子的努力:不斷否定會讓孩子失去自信,應給予鼓勵和認可。
- 不尊重隱私:母親應尊重孩子的隱私,讓他們感受到信任和自由。
- 喜歡比較孩子:比較只會帶來挫敗感,應看到孩子的獨特性。
- 無法接受孩子的選擇:應尊重孩子的人生選擇,而不是強加自己的期望。
想要永遠都能找到白櫻?請將本站加入最愛或按讚「跟白櫻一起成長」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想加入更多白櫻的粉專請留意本網頁畫面,向下拉即可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