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按讚「靈魂有香氣的女子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或在臉書搜尋「白櫻」,每天看點正能量,吸引來更多幸運和美好的人事物

有的人在成長過程中是被批判所包圍的,無論是家人、老師、同儕,他們受到了許多的評論。

尤其是父母,若父母也加入這行列中,對個體內心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

如果你在成長過程中,一直被批判,被要求符合那些不可捉摸的標準,一點小小的錯誤都會引來過度的責難。

不小心駝背、忘記關水龍頭、考試沒有滿分,這些瑣碎的失誤卻被放大成證明你不夠好的鐵證,

甚至會被告知親戚朋友,成為一個「警示」的例子。

這樣的成長背景,讓你學會的不是如何改正錯誤,而是如何藏起自己,避免被發現。

容易緊張,就是一種自我防衛的機制,為了保護自己不要再次陷入不安全的情境中。

當你長大後,這種習得的不安和緊張便一直隨著你,

為什麼會變得如此,我們又要如何改變?請看:

 

童年記憶中的批判

成長過程中的批判,最可怕的部分在於它不只來自外在,還會逐漸內化成為自我批判的聲音。

當你反覆聽到別人對你的否定,你的內心就會不由自主地相信那些批評,並把它當成真理。

例如,一個人小時候如果常被告知「你怎麼這麼笨」或「你為什麼總是做不好」,

那麼這些話語便會深植在他的潛意識中,變成他對自己的認知。

當父母總是在面對你做錯事時大聲呵斥,甚至告知親戚,讓每個人知道你的「失誤」,

你逐漸學會的不是如何面對和改進,而是如何躲避失誤,如何掩飾錯誤不被人看見。

害怕別人的目光、害怕再次被他人發現自己的弱點,於是逐漸形成了低自尊和對自我的不信任。

就像在大海中乘風破浪的小船,當海浪一次次推打過來,而船的主帆無法足夠堅固地面對風暴,

那麼船上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躲起來以求生存。

 

被批判造成的影響

你害怕被批判,這讓你在面對生活中的大多數情境時,無法放鬆自己。

你在辦公室裡的每一次發言,都會擔心自己是不是說錯了什麼;

在社交場合中,你經常小心翼翼,避免引起別人的注意,或是擔心自己做出不被社會認同的行為。

因為你害怕自己的行為可能會成為批評的對象,所以總是擔憂很多。

這種過度的自我警覺,讓你像隻驚弓之鳥,總是擔心隨時飛來的彈珠。

「自我感」極低的人,無法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是值得被愛的。

這樣的人總是努力想符合社會的期待,渴望外界的認同,但卻又因為這份渴望而讓自己更加脆弱。

父母、社會給予的批判和標準,慢慢地演變成了你內心的聲音,讓你認為自己不夠好、不夠聰明、不夠美麗。

這些來自外在世界的標準,變成了你自我批判的準則,也讓你無法真正地喜愛和接受自己。

但這些標準根本無法定義你的價值,你應該有自己的標準,不是他們說什麼你就該是什麼。

 

常被批評導致容易緊張

很多時候我們所感受到的緊張,並不是因為某件具體的事情出了問題,而是因為對自我的不認同。

不敢在眾人面前表達自己的意見,是因為深怕被嘲笑;不敢嘗試新事物,是因為害怕做不好,讓自己顯得愚蠢。

所有的這些緊張和不安,其根本原因往往都是你內心缺乏對自己的接納和愛。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小孩在嘗試學騎腳踏車的時候,每一次跌倒都被家長責備,那麼他會對跌倒產生恐懼,甚至會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學會騎腳踏車。

同樣地,當你在成長中一次次被批判,你便無法相信自己的能力,總是害怕面對可能的錯誤。

當你把社會的標準當作自己的標準,當你覺得自己必須符合所有人的期待時,你便失去了對自己的掌控權。

 

如何改變?

要解開這個從小到大被批判綑綁的結,首先就是要學會認識和接納真實的自己。

過去的批評和否定,並不能代表你的全部。

那些來自家人、社會的聲音,只是他們的觀點,而不是真正的你。

找出那些不被你重視的優點,你便會開始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力量。

這股力量是自我認同帶來的,它讓你不再依賴外界的評價,而是開始懂得為自己而活。

我們都會犯錯,但錯誤並不代表失敗,也不代表我們不值得被愛。

當你聽到那個內心的批判聲音時,試著停下來,深呼吸,告訴自己:「這些聲音不代表真正的我。」

學會用溫柔的方式對待自己,去照顧你的內在小孩,給予他更多的包容和鼓勵。

例如,當你不小心犯了一個錯,內心那個批評的聲音可能會立刻出現:「你怎麼這麼糟?」

這時,你可以換一種方式對自己說:「我知道我犯了錯,但我改過來就好。」

透過不斷練習,學會讓內心的聲音變得更加溫暖,你便會逐漸改變對自我的看法。

學會接納和愛自己,而不是追求完美和害怕犯錯。

 

白櫻結語

簡單來說,容易緊張的人,其實就是太怕被審判了。

而愛自己,是唯一出路。

生命不是一場比賽,不需要與別人比較誰做得更好,也不需要每次都要求自己完美。

你值得被愛,不因為你有多出色,而僅僅因為你是你。

當你學會愛自己,你會發現緊張的情緒逐漸減少,內心的平靜逐漸增強。

每個人都曾經或多或少地經歷過來自他人的批評和否定。

在這些批評中,有些成為了我們成長的助力,而有些則成為了我們心中重重的包袱。

生命不過短短數十載,沒有必要將過多的時間浪費在外界的評判之上。

那些批評你的人,自己的人生就完美無缺嗎?很多人的想法並沒有參考價值,只是種偏見。

聽到批評,想想有沒有道理,有道理就收下,沒道理就不用理他了。

問題的解法始終在你的心中,當你更加認同自己時,就不會再害怕聽到批評了。

想要永遠都能找到白櫻?請將本站加入最愛或按讚「白櫻文章」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想加入更多白櫻的粉專請留意本網頁畫面,向下拉即可看到。

贊助商連結
最後修改日期: 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