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看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白櫻會提供有關時事新聞、吸引力法則、依戀理論、兩性關係、人際關係和自我成長相關文章,從各方面提昇你的心態和能力,讓你獲得更多正能量!進而改命,過上更好的生活,想要持續成長,請關注本頁面下方或側邊欄所附的粉絲專頁

你有遇過一種人嗎?他們時而和你親近,時而又遠離。

一下和你很熟似的,一下又很疏離,過一陣子又裝沒事一樣又找你。

如果是伴侶,這種冷熱交替的感受,更會令人不解和苦惱。

遇到這種人,想放棄又捨不得他的真誠溫柔,但要繼續,又無法忍受他們的反覆無常,該如何應對?

今天白櫻就跟你探討一下,怎麼做對自己更好。

 

如何面對時冷時熱的伴侶?

這類人多是逃避型依附(迴避落依戀),逃避型依附的確常常表現出極端的矛盾行為,

一方面希望親近對方,但一旦感覺到關係變得過於深入或自己失去了掌控,

就會選擇退縮,甚至使用冷漠或不負責的方式來遠離對方。

這樣的人往往內心充滿對親密關係的恐懼,但又渴望愛情,所以在感情中容易出現忽冷忽熱的狀態。

對你來說,他的溫柔和真誠讓你看到了這段關係中美好的部分,而這部分讓你難以放手、願意原諒他的錯誤。

但是,我們需要清楚地認識到,這些溫柔和真誠,往往是短暫的,而非持續的行動。

愛不能只是閃現的溫柔,而是穩定和負責的態度。

真正的愛應該是持續的承諾和尊重,不是片刻的溫柔。

我們需要清楚地認識到的是,這樣的短暫美好並不足以構成一段健康而穩定的關係。

逃避型依附給予你的溫暖和真誠,在當時也許是出於真心,但卻無法長久,沒有穩定性。

你迷戀的是那一瞬的美好,但生活卻是由無數的瞬間組成的,你需要一個穩定且願意承擔責任的人來陪伴你。

而逃避型依附多次的逃避、冷淡,都顯示出他並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變成逃避型依附不是他的錯,是因為幼年時期遭受過太多冷漠的對待,使得他們不敢索愛。

但修復便是他的責任了,他人沒有義務去承擔這些令人不適的對待方式。

 

白櫻結語

我知道你捨不得那片刻浪漫美好,所以放不下他。

但有時候,我們必須學會接受這些美好時刻只能短暫存在,並讓它們成為我們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憶,而不是讓它持續控制我們的情感。

你可以回憶那些美好時光,感謝它們曾經帶給你的快樂,但也要清楚它們只是人生中的一幕,你無法長期擁有它。

那些甜蜜的互動只能是一段回憶,他無法一直給你那麼好的感受。

我們並非貪圖浪漫愛情,通常 逃避型依附給的也都是樸實無華踏實的付出,但婚姻和感情都需要長期穩定的良好互動才能長久。

他不能一下好,一下又不好,讓人摸不著頭緒。

試著問問自己:如果你再回到和他的關係之中,那些短暫的溫柔和甜蜜會否又再度破滅,重新回到你熟悉的那種矛盾與不安之中?

已經反覆了那麼多次,相信你也知道答案了。

短暫的甜蜜固然迷人,但它不應該成為我們的追求。

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某些時刻的愛,而是一種持續的、穩定的愛與尊重。

你不需要強迫自己馬上放下他或是不再想念那些美好,因為那只會讓你的情感更難處理。

接受你自己目前的狀態,接納這份放不下,這是治癒過程中的一部分。

人們都會有對過去的依戀,特別是那些讓人感覺溫暖的瞬間。

所以,不必責怪自己還放不下,這只代表你對感情很認真。

你可以給自己一些時間,也許你會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

那些美好的回憶會慢慢變得不那麼苦,而更像是一種平靜的感謝。

你會感謝那些美好時光,因為它們教會了你什麼是愛,也讓你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樣的愛。

你喜歡那樣被愛,你更需要一直那樣被愛,而不是一下愛一下又不愛。

除非你變成一個可以坦然接受這種特殊相處模式的人,否則不要再繼續和逃避型依附在一起了,對誰都不好。

(持續更新)依附理論簡介及文章索引:安全型、焦慮型、迴避型成因、判斷標準及相處方式 

 

贊助商連結
最後修改日期: 202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