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按讚「跟白櫻一起成長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或在臉書搜尋「白櫻」,每天看點正能量,吸引來更多幸運和美好的人事物

作為父母,我們或許曾因孩子的喋喋不休而感到疲憊。

但你可曾想過,這正是他們聰明的證明,也是家庭經營成功的徵兆。

養出愛說話的孩子,不只代表你們家很有愛,更是他們智商高和情緒健康的表徵。

他們透過語言,與世界建立聯繫,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這背後,藏著我們沒想到的教育契機和情感交流的機會。

說得多跟說得好之間有很大的差距,也需要父母適時引導,才能往好的方向走。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成功,也可以和父母建立很深度的關係,養到他們,其實是你賺到了!

但若只往壞處看,就只會覺得好煩好吵好倒楣,怎麼生到你這種小孩。

心念會決定你的生活,本文將從多個角度探討養育出愛說話的孩子其實有多幸運,並提供實用的建議,幫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和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

 

1、家庭氛圍與愛說話的孩子

一個充滿溫暖和關愛的家庭,才能能培養出愛說話的孩子。

當孩子在家中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他們會更願意敞開心扉,分享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如果一說話就得到不耐煩的反應,或是沒有得到好的反饋,久而久之,他們也會不想說了。

梁朝偉曾說他小時候也很愛說話,爸爸離家後,他就變得沉默了。

良好的家庭氛圍,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更激發了他們表達自我的慾望。

孩子總會興致勃勃地與她分享學校的點滴,從同學間的小事到各種疑問,每一句話都透露出對家庭的信任與依賴。

孩子的表達欲望,源自於內心的安全感。

當他們感受到父母的陪伴和無條件的愛,便有勇氣在各種場合中暢所欲言。

他們不僅在家中滔滔不絕,面對陌生人也能大方表達自己。

一位父親發現,自己的孩子在公共場合從不怯場,總是積極參與討論。這正是源於家庭給予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但這也有少數例外,白櫻小時候也很愛說話,哪怕他們都給負回饋,我還是堅持這個習慣。

只是看了很多的白眼和不耐煩及批評,得到更多的陰影,這可能是我想要跟人建立聯結和索愛的方式。

這點可從孩子講得開不開心判斷,如果他講得很開心,自然是因為家庭氛圍好了。

如果你們一直不想聽,他還是一直說,其實他的內心正在哭泣,請試著多接納孩子,給他更多的愛。

 

2、社交技能更好

語言是人際交往的橋樑,愛說話的孩子在社交中更能如魚得水。

他們善於表達,容易與他人建立聯繫,處理人際關係也更加自如。

家長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在學校中深受歡迎,總是主動結交新朋友。

這得益於他良好的表達能力和自信心。愛說話的孩子,在未來融入社會時,往往更具優勢。

這點白櫻自身從小也受惠,我總能很快和他人熟識,旁人都以為我們認識很久了。

 

3、語言能力更好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積極語言互動,對於孩子的語言發展至關重要。

透過日常的對話和交流,孩子的詞彙量和表達能力不斷提升。

他們學會如何組織語言,清晰地傳達自己的思想。

有研究指出,經常與父母進行深度交流的孩子,語言能力普遍較強,更能在學業和社交中取得優勢。

白櫻自身的體驗是我從小語感就比其他孩子更好,作文一直是我的強項,英語能力也更好一點。

 

4、創造力更好

愛說話的孩子,往往擁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語言是他們思維的載體,透過不斷的表達,他們的思維變得更加靈活。

比如母親帶孩子參觀博物館,孩子看到一幅畫作,立刻聯想到自己喜愛的故事。

並滔滔不絕地講述起來,這種聯想和創造正是他們思維活躍的體現。

透過自由的語言表達,孩子們在各個方面展現出無限的創造力。

如果沒有聯想力,看到什麼事物都沒感受,自然無話可說。

就像白櫻看了某部電影,或生活中發生了一件小事,我都可以分析出一些道理來分享給你。

如果沒有聯想力,我是寫不了文章的。

 

5、學習能力與閱讀興趣

在課堂上,愛說話的孩子通常更加積極。

他們勇於提問,善於表達自己的見解,對知識充滿渴望。

他們喜歡透過閱讀獲取更多資訊,滿足自己的求知欲。

因此,愛說話的孩子在學習中往往表現出色。

從小我就是那個很喜歡在課堂舉手發問的人,或是老師詢問想法,我總能回應他。

有時教授還會直接詢問我的想法,我都沒舉手,他就直接問我了。

我發現台灣的學生,大部分都不太想公開表達想法,除必要盡量不開口。

如被要求上台報告才願說,這個特質,幫了我許多。

 

如何引導愛說話的孩子

雖然愛說話的孩子有許多優勢,但父母也常常感到疲憊。

為了讓孩子的表達更加有效,我們可以適當引導他們學會有條理地表達,抓住重點。

可以鼓勵他們參加講故事或演講的活動,培養他們的表達技巧。

同時,在日常生活中,耐心傾聽他們的話語,給予積極的回應。

讓他們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從而更加自信地成長。

 

白櫻結語

常看到父母抱怨孩子太吵,每天耳朵都轟轟轟的,這時就需要轉念。

想想孩子是因為有上述優良特質才如此,心裡就好過多了。

如果再適當引導他說重點,做有意義的表達,他還能成為你聊天成長的對象。

別小看孩子的思想,有時比我們更純粹直接,更能看到事物的重點。

因此,讓我們學會耐心,學會傾聽,學會欣賞。

他們的每一句話,都值得我們用心回應。

他們的每一個想法,都值得我們尊重和引導。

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們在愛與理解的氛圍中,茁壯成長,綻放光芒。

願我們都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聽眾,最溫暖的陪伴者。

如果幼時我能得到更正面的引導,或許就能在成長過程中少受一點苦。

愛說話帶給我不少好處,但也有壞處,讓我變成了個索取的人。

我以為大家只是在共享聊天時光,但對方可能覺得在忍耐我,這也是我成長後才意識到的。

如果幼年時,有人提醒引導我,沒必要時少說,會浪費太多時間,或說些更有重點的話。

我不知一生會省下多少時間,也避免了一些不良的相處情況。

後來隨著年齡增長,我開始變得沉默了,不再輕易把瑣事分享給他人。

將我想說的話,都用文字表達出來,這是種成長,用對我更好的方式去表達。

成長的過程中,人都是往內收的,但若能在早期就學會控制,我想對我會更好。

可惜我身邊從沒有引導我的人,多是嫌我的,讓我一直覺得這是不好的特質。

愛說話的孩子其實是有很多優點的,希望你能早日引導你的孩子,讓這特質只帶給他福利而非損害。

延伸閱讀(請點選標題觀看):

1. 養出「很愛說話」的孩子,是你的幸運!

2. 「你的家庭」好不好?看「說話方式」就知道!

 

贊助商連結
最後修改日期: 2024-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