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按讚「跟白櫻一起成長」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或在臉書搜尋「白櫻」,每天看點正能量,吸引來更多幸運和美好的人事物
逃避型依附是一種特殊的情感依附模式,主要表現在個體對親密關係的逃避和自我保護上。
這種依戀模式通常源自早期的情感缺失和失望,導致成年後對親密關係的恐懼和迴避。
他們不是不需要和人親近,而是害怕和人親近。
但他們特殊的相處方式,常會逼得對方受不了而離開。
當逃避型依附的人失去重要的人時,他們會有什麼反應呢?
逃避型依附的本質
逃避型依附的核心在於一種基於早期失望和不信任的防禦機制。
他們會條件反射地使用各種回避策略,以避免在人際關係中受到不好的待遇。
即便不在父母身邊了,這種反應模式也很難改變。
由於自幼缺乏關愛,逃避型依附者未能發展出對他人的信任。
使得他們在親密關係中顯得冷漠和疏遠,傾向於忽視他人的感受,喜歡有距離的關係,不想和人太親近。
他們難以向伴侶透露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面對爭論和衝突時,典型反應是變得疏遠和冷漠。
沒吵架也會對你的訊息已讀不回、不想和你見面、對你說難聽話以拉開關係,都是常見的模式。
當逃避型失去重要的人後,會有什麼反應?
他表現得好像很討厭你,不想理你,其實正是因為你走入了他的心中,他才會如此。
如果是一般朋友或客戶,他反而不會這樣。
但也有可能你遇到的對象是真的對你沒興趣,判斷方式白櫻寫過,會附於文章最後。
當逃避型依附者失去重要的人時,他們常會表現出冷漠和迴避。
他們會避免表露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即使內心再難受也不會表現出來。
他們會用理性來解釋對方的離開,告訴自己一切都沒關係。
開始變得過度專注於自我,壓抑自己的情感。
但隨著時間流過,他們開始意識到你是真的離開了,又會不捨惋惜,並感到焦慮,很怕你放棄他。
缺愛的人內心最大的恐懼就是被放棄,畢竟他們從小就沒被父母認真重視過,一直處於被置之不理的狀態。
所以意識到對方要離開自己,無論焦慮型或是逃避型,都會很難過。
他們很難放下前任,總會覺得前任很好,美化你的一切,讓自己受苦。
於是逃避型依附會開始想去找你,這通常已經過了幾個月或幾年後了,你可能已經交了新男友或結婚了。
這時他們才又出現,佯裝無事地找你攀談,會講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這就是他還愛著你的表現。
這是種試探,若你仍單身也還願對他熱情,可能就會復合,但未來一樣會重覆前面的相處問題。
白櫻結語
逃避型依附總把關係變得很糾結扭曲,明明是愛,卻又表現得不在乎。
讓人不知如何判斷他們的真心,常覺得和他相處很不愉快。
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會離開,哪怕你今天看過白櫻的一系列文章,對他們有了初步了解,也不一定能相處下去。
畢竟誰喜歡天天看臉色、被拒絕,只能得到偶爾閃現的甜蜜?
但這就是未進化的逃避型依附能給你的相處方式,他們自己也很困擾。
如果你不是非常有安全感且獨立的人,就不要勉強了,兩個人都會很不開心。
逃避型依附可以找一個讓自己感到安全的人,如心理咨詢師。
透過與對方交談來體驗和表達自己的情緒,從而得到反饋和安慰,逐漸提高自己的情感承受能力。
讓自己可以正常地和所愛之人互動,否則將會一再失去重要的人。
(持續更新)依附理論簡介及文章索引:安全型、焦慮型、迴避型成因、判斷標準及相處方式
延伸閱讀(請點選標題觀看):
1. 條件平平的「逃避型依附」,若不改變自己,會落得什麼下場?
想要永遠都能找到白櫻?請將本站加入最愛。這些年白櫻已寫了4000篇文章,若想看更多白櫻舊文,請按讚白櫻的「讀者」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想加入更多白櫻的粉專請留意本網頁畫面,向下拉即可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