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按讚「跟白櫻一起成長」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或在臉書搜尋「白櫻」,每天看點正能量,吸引來更多幸運和美好的人事物
一般正常的父母,都會照顧我們的生活,讓我們上學讀書,教導我們生活能力,供我們吃喝。
否則你不會在他們身邊長大,社會局會幫你安排更好的養育環境,這是基本的照顧。
但你的某些情緒、願望和需求就不一定能被他們看見了,沒有得到我們期待的回應,這是因為父母愛的能力不足。
承認「父母不夠愛自己」是療癒缺愛的一個重要起點。這一步至關重要,因為只有接受這一現實,我們才能開始自我療癒的過程。
這個過程包括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學會愛自己,並重建自身的愛的能力。
白櫻將在本文中探討這一過程的幾個關鍵步驟,幫助你在這條道路上找到希望與力量,缺愛的洞,只能靠自己填補。
一、接受現實
首先,我們需要接受父母可能並不愛我們這個現實。
不是所有父母都能愛自己的孩子,這是遺憾的事實,並且讓人很難過。
但是,我們必須正視這一現實,才能開始自我療癒的過程。
缺乏父母之愛的我們,常常會試圖從他人那裡尋求彌補。
將他人投射為嚴厲苛刻的父母,希望他們能變成理想的父母。
但這種投射只會重複過去令你受苦的經驗,就像焦慮型依附一直想得到冷漠的逃避型依附的愛那樣。
接受這一現實並不意味著我們不值得被愛。事實上,愛自己是第一步。
如果我們能夠愛自己,就不再那麼渴望從別人那裡得到愛。
別人的愛是錦上添花,能得到自然很好,得不到也可以坦然接受。
當我們感受到不被愛時,不要急於反應,試著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體會當下的感受,與自己的內心建立連結。
我們要相信自己已經長大了,能夠很好地照顧自己。
別人的指責和否定並不重要,因為我們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不需要別人的認同和評判。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會形成清晰的邊界。
自己的事由自己承擔,別人的責任由他們自己負責。
在與人的關係中,邊界越清晰越好。
我們還要改善應激反應,不要在第一時間就覺得對方有惡意,這樣才能避免無意中破壞了關係。
比如說伴侶不小心翻倒了果汁,潑到了你,你便勃然大怒,這不是因為伴侣的動作很笨拙惹你生氣。
而是因為你小時候就是這樣犯了一點小錯,就被父母責罵,你想想便明白了。
不再受小事影響,重回童年經歷,你才能斷絕家族業力,走出新的人生。
二、愛自己
若我們可以接受父母不完美,甚至可能是很差的父母,但這不影響我們對自己的愛和接納。
我們擁有自己的人生,快樂和難過由自己決定。
如果父母沒能在我們早期生命中好好地愛我們,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值得愛,也不意味著我們再也得不到愛。
我們可以看見自己,接納和喜愛這個獨特的、不完美的自己。
經營好自己的人生,經營好現在的親密關係,我們值得最好的幸福。
不要再像父母對你那樣,動不動就責怪自己、否定自己,不願給予自己支持和愛。
你是那麼美好,為何要那麼苛求自己?
好好地吃飯,好好地運動,把自己的身心都照顧好,這不是一朝一夕可做到的,需要不斷地自我提醒和努力。
三、重建愛的能力
療癒自己,可以終止家族業力,讓我們的孩子不會感受到愛的缺失。
你可以發現你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也不懂得愛你的父母,所以他們才會變成這樣。
這並不是要我們原諒父母的過錯,而是去理解父母的內心也可能住著一個缺愛的小孩。
如果我們已經成為不合格的父母,應該原諒自己的無能為力,積極療癒自己。
只有療癒了自己內在的傷,才能真正看見別人的感受,並看到自己對孩子做了什麼。
看過一個缺愛的朋友,常對他女兒大吼大叫,我知他父母一直不認可他,常和他爭執。
我彷彿看到了他在模仿自己的父母,但我也無法提醒他,因你若提醒,他便覺得你在指責他。
那被吼叫的人,可能就變成我了,或許對朋友他們不敢亂吼,但也會嘲諷冷漠,突然變了個人似的。
缺愛的人就是這樣在和人相處的,所以很難成長和改變。
白櫻結語
在成為父母的同時,我們也可以重新成為自己的父母,感受到對自己的愛,才能給孩子更多的愛。
這樣,我們不僅能夠更好地照顧自己,還能給予孩子健康而充滿愛的成長環境。
所以常有人說生了孩子後,療癒了自己,我深信不是孩子的功勞,是因為他自己懂得了愛。
否則他若重覆父母的態度和教育方式,孩子怎麼可能療癒他呢?
在療癒缺愛的過程中,接受現實、愛自己和重建愛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步驟。
只有正視並接納這些現實,我們才能真正開始自我療癒,並在這個過程中找到力量與希望。
我們不僅能夠更好地照顧自己,也能為下一代創造一個充滿愛與支持的環境,破除家族業力。
如果你沒有孩子,養隻狗也是可以的,你好好地愛牠,狗兒也會用溫柔回報你。
白櫻的毛孩就是世上最好的孩子,我每天都這麼相信著,也一直這樣誇她。
她溫柔善良、體貼懂事,總是很聽我的話,很配合我,我要幫她洗澡刷牙,她都乖巧迎合。
會主動來找我,但又不會太黏,我看得出她身心都很健康,平時文靜,一出門就很活潑,總是精力十足。
她十分穩定,也很可愛,大家看了她都很喜歡她,這就是有愛的孩子,會有的樣子。
以前跟父母一樣養狗時,他們也把狗養得很奇怪,個個性格乖僻,我很想對狗兒好,但他們總在阻擋。
比如說狗兒心臟不好,夏天需要一直吹冷氣,媽媽也會因為想省錢關掉不讓她吹,不顧她的健康。
其實她對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若我也像她這樣養毛孩,我的孩子不會變得那麼好的。
療癒自己,是缺愛的人最大的課題,你若能做好,人生將截然不同!
延伸閱讀(請點選標題觀看):
3. 為什麼「缺愛」的人長得再好看、再真誠,和伴侶的關係也處不好?
5. 為什麼「缺愛」的人總會挑錯對象?看清原因才不會再「真心錯付」!
想要永遠都能找到白櫻?請將本站加入最愛。這些年白櫻已寫了4000篇文章,若想看更多白櫻舊文,請按讚白櫻的「讀者」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想加入更多白櫻的粉專請留意本網頁畫面,向下拉即可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