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按讚「跟白櫻一起成長」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或在臉書搜尋「白櫻」,每天看點正能量,吸引來更多幸運和美好的人事物
一般人可能會覺得熱情和信任都是很好的事呀!為何說是社交災難?
但只要細想你的人生經歷就會明白,的確是會帶來一些隱憂,得到你不想要的結果。
這些行為可能會導致個人隱私過度曝光,還可能引起他人的反感,最終導致人際關係的破裂。以下從三個方面深入探討這些社交問題及其應對方法。
一、自來熟(裝熟)
自來熟的人通常在社交場合表現得非常熱情,彷彿與對方已經認識很久,無話不談。
這種行為雖然表面上看似友好,但實際上可能會帶來許多負面影響。
隱私問題
自來熟的人往往會過度分享自己的隱私,這不僅讓他人感到不適,還可能導致對方對你的信任減少,覺得你不懂控制自己的嘴巴,進而疏遠你。
缺乏界限感
他們在人際交往中沒有明確的界限,對他人的私人領域缺乏尊重,常會問不該問的問題。
甚至可能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翻看他人物品,這會讓人感到不舒服。
相對地,若你沒有過度分享自己的隱私,也很尊重對方的界限,那麼自來熟也可以只是合宜的親切,那便是好事了。
二、過份熱情
過份熱情的人在社交場合中容易給他人帶來壓力,他們過度的關心和投入,往往適得其反。
失禮與冒失
過份熱情的表現可能讓人覺得失禮,甚至覺得沒有教養,這樣的行為會使他人對你產生防備心理。
比如說別人沒開口提要求,你就自顧自地給意見、出手相助。
朋友請你教他使用蘋果電腦,你卻擅自修改了對方電腦的功能,也沒先問過他,導致他後來使用不便。
你可能覺得這是在為他好,其實因缺乏尊重,反成壞事,未來他不會再讓你碰他的電腦。
要求與壓力
他們對朋友可能會有很多的要求,使朋友感到無法放鬆,長此以往,友誼可能會出現裂痕。
過度熱情的人多是焦慮型依附,他們天性喜歡和人親近,所以遇到誰都像很熟一樣,會主動付出。
但付出的背後其實是索取,他不是一定要你給他利益,但他一定會期待你對他好。
可能只是希望你訊息都秒回,每次約你都出來等等他認為合理的要求。
但其實對你造成很大困擾,一旦不從就是對不起他,便成壓力。
這種要求來自於希望通過關心他人來獲得關注和認可,會給人帶來壓力。
一樣地,只要不對朋友過度索取,出手相助前先問過對方,這樣的熱情就不會過度了。
三、交淺言深
交淺言深指的是與剛認識不久的人過度分享自己很隱秘的心事,這種行為很容易引發人際關係的問題。
隱私風險
交淺言深會讓隱私暴露,對自己有一定風險,因為你無法控制對方會如何處理這些信息。
交情與社交深度失衡
人際交往中最忌交淺言深,這會讓雙方的交情與實際的社交深度失衡,明明沒那麼熟,卻跟他說了很多心事。
他會覺得你很奇怪,為何要跟他說那麼多,心中甚至有些輕視你。
這點主要在於對方,如果對方是可信任且會保密的人,說再多也無妨。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他人品那麼好,其實他也不會想聽那麼多秘密,因為這代表他對八卦沒興趣。
所以會認真催促你說的人,大多是不會幫你保密的,除非他成長了。
很多人遇到我也都會不自覺地說出很隱私的事,但我知道若說出去會對對方很不好,所以我會替他保密。
那是因為我不想當背信的人,我對自己是有要求的,但大多數人都沒這種自覺。
他們會覺得聽到了大八卦,轉頭就說出去,還當作奇聞趣事一樣,他們不在乎你知道後會有多難過。
一旦說出去了,你早晚會察覺到的,而這樣的人有一天也會被人出賣,所以真的不要當個不能保密的人,同時也要保護自己的秘密。
如何改變?
為了避免在社交場合中表現出自來熟、過份熱情或交淺言深,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保持適當的距離和分寸感
保持適當的距離
在社交中保持適當的距離感,不要過於親近或過於陌生,避免造成誤會或尷尬。
注意分寸
如果那件事傳出去了,你會感覺不舒服,就不要在剛認識時和對方分享,這就是判斷標準。
二、避免失言
避免討論不在場的共同熟人及他們的關係,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尷尬或誤解。
不要亂開玩笑或問太多私人問題,這樣可以有效避免讓他人感到不適。
三、適度的熱情
交淺不言深
根據情況選擇適當的時機和場合分享自己的內心世界,不要一開始就掏心掏肺。
多傾聽他人
學會多關注他人的感受和反饋,少說多聽,掌握社交的分寸感,避免給他人帶來壓力。
詢問對方
出手相助前先尊重對方的意見再行動,而不是過度主動。
觀察反應
如果對方表現出不開心的話,便要適可而止,不是互動或幫助就一定是對方想要的。
白櫻結語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可能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境。
例如,你在工作中主動幫助同事處理一些事務,卻因此招致對方的不滿,甚至向主管投訴你越界。
這樣的經歷讓你開始反思,是否在幫助他人之前,應該先詢問對方的意願,這樣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誤解和矛盾。
事實上,即便在徵求對方同意後提供幫助,有時也難以保證對方會心懷感激。
這種無償的幫助有時會被看作廉價,這也是人性。
最理想的狀態是,當他人真正需要幫助時,他們會主動尋求援助。
此時,你盡心盡力地幫忙,往往能獲得更好的結果。
在人際交往中非常熱情的人,經常能在初次見面時就和對方聊得熱火朝天,彷彿已是多年的老朋友。
這種能力也並非總是有益的,特別是當他並不是從事需要大量社交的工作時。
這類人經常吸引鄰居和路人前來攀談,這些看似短暫的交流有時會無意間延長至一兩個小時,這對他來說無疑是一種時間上的負擔。
他又不願意用藉口逃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長時間的社交成了一種壓力。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要學會適時地避開這些情境,讓自己的生活步伐更為輕鬆。
當有人試圖接近時,你可以自然地找理由離開,避免無謂的社交纏繞。
與人互動雖然令人愉快,但也需掌握分寸,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很好地控制交流的時間。
說起來也是對方過度熱情的表現,凡事都要有個度,太多太少都不好,需謹慎拿捏,才能讓彼此都舒心。
想要永遠都能找到白櫻?請將本站加入最愛。這些年白櫻已寫了4000篇文章,若想看更多白櫻舊文,請按讚白櫻的「讀者」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想加入更多白櫻的粉專請留意本網頁畫面,向下拉即可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