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按讚「白櫻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或在臉書搜尋「白櫻」,每天看點正能量,吸引來更多幸運和美好的人事物

沒有一個孩子會不想親近父母,幼兒需要大人的撫育才能存活,一定是會喜歡父母的。

但為何有人在成長過程中,會漸漸厭惡父母,不想再與之親近,多半是出了問題。

有可能是過度寵愛,養出不知感恩的孩子,沒有好處就不想理爸媽。

但也有可能是父母用無愛的方式和子女相處,讓子女經歷過深深的絕望和無助,才會對「家人」心冷。

因為他們的表現,比陌生人更冰冷,不只索取無度,還會冷嘲熱諷,用很難聽的言語形容你。

以下這6種情形,都會給孩子絕望的感受,希望你不曾體會過,也不曾對孩子做過。

 

一、期待過度

家長對孩子的期待過於高,會造成孩子的壓力山大,甚至無法負荷,有時可能導致極端行為。

當父母的期待過於苛刻,孩子達不到家長所設定的目標時,家長往往會感到失望和絕望。

來自父母的不斷壓迫和苛求,無盡的批評和不滿,會將孩子逼入絕境,產生絕望感受。

看過一些新聞上的孩子,就因為這樣,沒活過學生時代,就讓一切結束了,十分可惜。

 

二、不平等待遇

家長對孩子的待遇若不公正,時常偏袒某些孩子,或對不同孩子有不同的要求。

甚至要求某些孩子作出改變以圖利另一個孩子,這種情況很容易影響孩子的自尊,使他們沉浸在絕望的情緒中難以自拔。

他們會覺得自己生來就不如另一個孩子,很希望得到父母公平的對待。

比如哥哥從小每周都能拿 20元,爸媽說是因為他較年長,但妹妹長到哥哥拿20元的歲數時,依然只拿10元。

長大後這類孩子會變得很在意公平一事,一旦感受到不平就會大怒。

 

三、否認和貶低孩子的情緒

家長否認孩子的感受,輕視並指責他們,讓他們感到羞愧,要求孩子自己處理情緒,或是置之不理。

使得孩子喪失情緒表達的能力,認為不應該分享自己的情感和經驗。

長大後可能會變得不會表達感情,無法和伴侶有良好的溝通。

或者變成另一種極端,會不斷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強迫他人長時間聽自己說話。

 

四、使用激烈語言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應避免使用激烈語言,如斥責、威脅、不耐煩、輕蔑、埋怨等。

這些言語會讓孩子絕望地感受到:「爸媽不愛我了。」「我是不好的。」

 

五、對孩子沒有耐心和信心

當家長發現自己所有的方法都無法使孩子改善時,會感到極度挫折,並認為所有的錯誤都在於孩子不夠努力,對孩子充滿失望。

這時,家長可能會採取「破罐子破摔」的態度,對孩子漠不關心。

從此,親子關係從親密變得冷漠,甚至可能發展成孩子與父母的對立。

被父母放棄的孩子,會絕入絕望中,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是沒希望的。

 

六、忽視孩子的壓力狀態

孩子明明已經活得很苦了,處在崩潰邊緣,但父母卻無感,只看得見自己的感受和要求。

甚至父母看見了,還會責怪孩子為何要想那麼多,為何要有那麼多感受?

對於孩子的困境視而不見,讓孩子陷入孤立無援境地。

 

白櫻結語

以上這6種行為,認為自己很愛孩子的父母,也有可能會犯,只是他們不知道這樣的行為並不是愛。

比如說逼孩子讀書、照他的意思走人生的路,他們會認為自己很負責任,一定要教出優秀的孩子。

卻沒想過這樣的方式並不是在付出愛,有個孩子在吃飯時跟媽媽說,我們班的小強,教了80分,他媽媽還罵他。

我只考了50分,媽媽還是很愛我!他說這話時,臉上帶著笑容。

這就是被愛的孩子,那些扭曲的父母看到這段對話,多半會覺得這媽媽怎麼教的?

但這才是愛呀!爸媽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怎麼提昇成績,而不是讓孩子覺得他必須要考得好,才是好孩子。

無論他表現得多差,他遇到多大的困難,爸媽都會愛他、支持他、幫助他,這才是有愛的家庭會有的表現。

這樣的親子關係才會真正親近,可惜多數父母都不懂,他們只看得到自己對孩子的期待和要求。

無愛家庭真的是很冰冷的,你遇到難關時,家人想的都是不要連累我,你自己解決。

但他遇到什麼困難,你都要無條件幫忙,否則就是無情、不孝。

就算看到你深陷苦楚中,他也無動於衷,覺得不關他的事,就算明知能幫你,但要花錢、花精力,他便裝不知道。

遇到這樣的家長,教孩子如何不絕望?但若孩子正念足夠,他會在這樣的環境中變得更強大。

這會幫他創造更好的未來,這樣的人,總能把苦難化為福報,這也是成長的目的。

想要永遠都能找到白櫻?請將本站加入最愛。白櫻已寫作6年,若想看更多白櫻舊文,請按讚「白櫻文章(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想加入更多白櫻的粉專請留意本網頁畫面,向下拉即可看到。

贊助商連結
最後修改日期: 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