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想增加正能量,請將本站加入最愛,或按讚白櫻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方便時常瀏覽。

很多事的真相都不像表面看到的那樣,我們第一印象聽到此事,便會覺得有人利用劉德華的名字開店。

真相卻和一般人想像的不同,這位70歲的老人憤怒地回應他並沒有錯,最後劉德華公開發文向他道歉致意。

 

叫劉德華就一定是借名炒作嗎?

在浩浩蕩蕩的人海中,同名同姓的情況時有所聞。

當同一個名字出現在兩個不同的世界,一個是螢幕上閃耀的巨星,另一個是四川街頭烤鴨店的老闆,這同名的情形卻引發了一場糾紛。

故事始於一家四川知名的板鴨店,老闆名叫劉德華。

他在本地經營這家店已超過三十年,當地人提到「劉德華板鴨」無不口水直流。

2004年,隨著生意的蒸蒸日上,老闆劉先生註冊了商標,以保護自己的品牌。

然而,此時另一位香港的影視巨星劉德華,已經聲名遠播。

 

 

「劉德華」這個名字成了一個連接兩個世界的紐帶。

這家板鴨店的老闆曾經經歷過許多因名字引起的誤會和烏龍事件,他也曾思考過劉德華會不會認為自己利用了他的名譽權?

老闆的疑慮在當地政府部門得到解答:

「你一出生就叫劉德華,這個名字已經跟隨了你60多年,所以,你將這家店叫劉德華板鴨並不無問題。」

2007年,「劉德華」商標得到批准,老闆的內心終於鬆了一口氣。

然而,2010年,68歲的老闆接到了劉德華經紀公司的通知書,指控他對劉德華的公眾形象造成了損害。

 

老闆說:「明明是天王劉德華用了我的名字,從我一出生開始就用劉德華這個名字,至今為止已經60多年了,況且我開店的那條街上,每家每戶的店名都是用自己名字起的,我只是將自己的名字視為我的招牌,這麼做難道有什麼過錯嗎?」

「我從出生就叫劉德華,憑什麼讓我改名字?就因為他是明星嗎?」

他認為是自己商品的口味很好,才受到消費者的認可,憑什麼說他借用了天王的名字才火紅起來?

最終,劉德華主動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了對老闆的尊敬和理解:

「這位老伯用自己的名字經營了店舖,幾十年是十分不容易的,請您放心,我公關團隊並不會影響您的生活。」

網友看後笑稱要劉德華改回本名劉福榮,不要用人家的名字,也有人認為老人看他走紅才改名,多少有借用名氣的意思。

 

白櫻結語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有太多先入為主的觀念,否則很可能會犯錯。

如果公關團隊在通知老人家前先做了功課,好好和對方聊聊,很快就會得知真相,便不用鬧到人盡皆知了。

不過,我也能理解他們為何會這麼做,就像從前我們也會通知抄襲者,將文章下架,不想走向平台檢舉這條路,但他們往往都會當沒看到繼續抄,似乎他有權利這麼做一樣。

只要我們一檢舉,他們就會立刻自動把文都刪光,於是後期我們也不再好言通知了,看到就直接檢舉,這樣是處理問題最快的方法,或許劉德華的團隊也是因此才會直接採取比較激烈的做法。

無論如何,老人家終究是沒故意做損害劉德華的事,所以他便能全身而退,這也給了我們一個提醒,往後要責怪他人前,先將事情原委了解清楚再下結論也不遲。

否則會給人很差的印象,很多事是無法黑白分明的,如果真相對你很重要,要反覆求證才是。

盧伯克曾說:

「我們必須相信有充分證據的事情,沒有證據的時候就要保留自己的判斷。」

沒弄清楚前,便要指責他人,也很容易讓自己失去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劉德華這件事並不算太大,所以不會影響他的名聲。

如果是很嚴重的事,便要查好才能指責對方,比如說外遇事件,如果沒掌握確實證據,便說對方是小三,便不太好了。

這幾點便是我們在這個故事中可學到的道理。

 

本文重點

  1. 先入為主的觀念可能導致誤解和錯誤。
  2. 在批評或指責他人之前,了解事情的全貌是必要的。
  3. 事實的真相可能複雜和曖昧,必須謹慎尋求。
  4. 嚴重的指控需要有充分的證據支持,以免損害自己的信譽。

延伸閱讀:

1. 她的模仿連「劉德華」都看哭,自豪「我就是梅豔芳!」劉的回應令她沉默自省

2. 「劉德華」貼出拖地影片 網:一看就知有在做家事 沒丟給老婆一人做

3. 【不要輕易論斷】「劉德華」拍戲遲到 配角誤會他耍大牌 15分鐘後才知他有多敬業!

想獲得更多成長,請按讚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或在網上搜尋「白櫻」即可找到我。

贊助商連結
最後修改日期: 2023-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