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翻攝自《以家人之名》劇照,僅為示意)
(圖片翻攝自《以家人之名》劇照,僅為示意)

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想增加正能量,請在上方「白櫻文章」右側按下追蹤。

(圖片翻攝自《以家人之名》劇照,僅為示意)

父母的對待方式,深深地影響了我們的人際關係。

明白了親子關係對孩子有多大的影響後,愛孩子的父母,都會期待自己能成為好爸媽,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懷,讓他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

然而,要怎麼做到這一點呢?今天我們就來討論如何養出情緒健康的孩子

有愛的父母不需要很完美,他們也可能有缺點,甚至自己都有情緒困擾,但只要能做到下列4點,他依然能給孩子足夠的愛。

想成為有愛的父母,或想辨認自己和父母關係的讀者,都可參考這篇文章中的建議。

 

有愛的父母會有的特徵

1、關注自己的孩子

關心是給予愛的方式,有愛的父母,一般來說都知道自己的孩子正在做什麼。

比如說他何時要考試了、他和哪個朋友最好,他哪個科目最擅長,沒愛的父母,可能連孩子的導師叫什麼名字,他都不知道。

 

2、同理心

有愛的父母有良好的情感表達能力,也能夠識別他人的情緒,他們知道孩子現在怎麼了,也懂得表達愛。

太多東方父母都愛在心中,孩子沒有感受到愛,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3、從孩子角度看事情

有愛的父母也懂得站在孩子角度看世界,而不是只站在自己角度。

孩子雖然小,也需要被尊重,比如說因為兩個孩子的生日很接近,所以總是為了省大人的麻煩一起過生日。

但孩子卻覺得自己沒有受到重視,總是被合併慶生,他希望有個屬於自己的生日會。

這時,若爸媽只站自己角度,便會覺得他很任性、被寵壞了,為什麼不替父母想想?這便是不懂得站孩子角度想的父母。

若事情發生了,只會指責孩子,而不去認同他的感受,親子間的距離就會越來越遠。

 

4、滿足孩子情感需求

孩子都渴望被愛、被關懷、被肯定,有愛的父母會滿足這些需求,給予孩子被支持的感受。

那麼成年後的他們,就不需要再去尋找這些愛的感覺,內心有充足的愛,更能建立正常的人際關係。

童年沒得到這些感受的人,便很容易缺愛,常常用錯誤的方式面對關係,過於黏膩或疏離,讓感情關係難以正常流動。

 

和有愛的父母相處感受如何?

如何判斷你的父母是否有愛?就看你和他們之間是否有以下感受。

1、你和父母之間有很多的情感交流,你們是互相理解和接納的。

如果你和朋友和伴侶相處很好,唯獨對父母不是如此,那麼便是有了隔閡的不健康關係。

2、你能感受到父母是最懂你的人,雖然有時會有矛盾,但矛盾解決後,關係很快和好如初。

3、你很明確地知道父母愛你。

4、和他們見面完,有充滿電的感覺,可以感受到被愛和支持。

 

白櫻結語

這篇文章中的概念,解答了我對黛妃長久以來的疑惑,黛妃無疑是個深受情緒困擾的女人。

童年匱乏的經歷使她特別需要愛,但又遇上了心中無她的丈夫,令她情緒時常失控。

我便常在想,一個失控的母親,為何可以和孩子關係那麼好呢?

以前我認為無法控制情緒的人,應該是經營不好關係的,終於找到了答案,雖然她自己過得很艱苦,但她仍願意關愛孩子、給他們自由和支持,孩子自然能從中體會到愛,進而愛自己的媽媽。

若你現在和她一樣正處於困境中,也不要自棄,你仍有可能和孩子擁有很美好的關係,能做到以上4點,就很不錯了。

《以家人之名》中,我們看到了很棒的父親,以及很可怕的母親,正是有愛和缺愛的父母兩個極端對比。

我的家庭也是缺愛的,每回要和父母見面時,我都覺得心情很沉重,和他們的相處,也常讓我感到受挫。

對比文中說的充電,對我而言反而是種消耗,我努力以愛修復關係,但經歷過的人都會懂有多難。

請好好愛你的孩子,不要讓他一生都在修復童年陰影。

延伸閱讀:

1. 「缺愛」和「有愛」的人 過的是兩種人生!

2. 你很缺愛、沒主見,但也要明白,不是每個強大的伴侶都想被依賴,你得「找到對的人」

3. 你和我不一樣 你是見過愛的人

 

參考資料:
書名:《被忽視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視》
作者: 喬尼絲·韋布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想要獲得更多成長,請按讚下方粉絲頁,也可在臉書搜尋「白櫻」就能找到我。若有任何建議,也請不吝指教,讓白櫻的文章呈現方式更完美,請來信我們任一粉絲頁,白櫻會萬分感激。

贊助商連結
最後修改日期: 202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