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不了解的事擅加評論,不只會顯露自己的無知,對他人而言也是種打擾。
壞了自己的人緣,也得不到任何好處,除了一點膨脹的優越感,一無所獲。
多少人喜歡打著關心的名號八卦指點他人,總是居高臨下地評價別人,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他人身上。
但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同,個性也不一樣,適合你的,不一定適合他。
隨意地指點,只會顯露自己的無知和淺薄。
王爾德曾說:
「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自私,要求別人按自己的意願生活才是。」
未知全貌不予置評,是一種修養
其實就算知道全貌,也不該置評,因為你永遠無法了解站在那個位置的人,所有的感受。
針不扎在自己身上,是不會知道有多疼的。
有的人見到朋友落魄,覺得不捨,所以想要給他超棒的建議,讓他賺大錢。
但朋友卻不願意,就算他做得到,他也不想,這時熱心的人會很不能理解和接受。
然而關鍵在於,對方也有選擇在低處生活的權利,況且也不是他爭取了,就一定會得到。
不用給他人太多的惋惜和建議,他如果有需要,自己會來問你,主動強加的,反而會給人困擾。
正是所謂的吃力不討好,當你認為自己的想法凌駕於他人之上,並且只有自己是對的,這其實就太過了。
眼見也不一定為實
我們總說要眼見為憑 ,但很多時候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相。
有次孔子周遊列國時,被困在陳蔡兩國之間,有7天沒吃到飯,弟子顏回出外替他討米。
回來後顏回立刻將米煮成飯,但當飯熟時,孔子聞香而來,卻看見顏回正在用手抓鍋中飯食。
孔子佯裝不知,和顏回說:
「剛剛夢見我的父親,這一鍋米飯還沒動過,先拿來供奉先人之後我們再吃吧。」
顏回趕忙說:
「不可,這飯不乾淨。剛剛煮飯時煙塵飄進了鍋裡,抓出來丟掉的話太糟蹋糧食,我就抓來吃了。」
這才是真相,看到的畫面像是顏回偷吃珍貴的米飯,但其實他是怕老師吃到髒飯,自己也不想浪費,才用手撈起來吃。
眼見不一定為實,了解一個人是很難的。
有了這樣的認知後,你就會明白不該輕易地論斷他人。
白櫻結語
你在意什麼,就會看到什麼,但這就是偏見的來源。
就像我愛種花時,出門在外總是會先注意到他人門前的花。
我愛養魚時,走到哪,也都會注意別人的魚缸。
到最近我在練腹肌,不自覺地走到路上,會先注意行人的肚子,也會去欣賞線條好看的人,覺得他一定花了不少苦心鍛練身型!
當你的焦點在一處時,便會忽略其他地方。
我們常會一片好心地認為他人應該如何如何,但你想要的,不一定是他需要的。
不了解的事,更不要輕易指點江山,做出粗魯的結論,對他人而言,是極大的不尊重。
不該說的話少說,建議常常變成干涉,給建議是需要非常謹慎的,人的天性是不喜歡被批評。
好心建議,聽到他的耳中,卻是指出他的不足,令他難堪。
若對方沒有請你指點,也非緊急必要情況,就將自己的高見省下,等他主動請教時,再好好助他才是。
先管好自己,關心好自己,人家要不要戀愛、結婚、生子,是不是太胖、該打扮,都不是我們該多指教的。
學會沉潛一點,你會變得更有修養和智慧,也會得到他人的尊重。
延伸閱讀(請點標題觀看):
想要獲得更多成長,請按讚粉絲頁白櫻(請點選藍字加入),或在最上方「白櫻文章」右側按下追蹤,也可在臉書搜尋「深度好文讀不完」就能找到我。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白櫻,用不一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封面圖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