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出口的話,是有很大影響力的,請謹慎使用你的語言。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做「自我預言實現」,是由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金·莫頓提出的一種社會心理學現象,就算說的話毫無根據,或多或少都會影響你的行為,只要常常這麼說,就有可能會成真。
當然不是說「我很有錢」,就真的會馬上變有錢,但若常說我很倒楣,我相信你會變衰的。
你所說的話,都是在給自己暗示,潛意識收到它後,便會無條件接受,在大腦中將它塑造成事實,讓你的預言成真。
就像我們在戲劇中有時會看到主角在遇到不好的事時,便一直對自己說「世界很美好」「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最後他就能笑著面對困難。
儘量說正面的話,說謊也無妨
當然這謊只是關於自己的善意謊言,並不會影響他人。
比如說人家問你好不好時,你雖然有些不順,也自信滿滿地說我過得很好呀!
聽到你那麼有朝氣的回應,對方如果真的關心你,便會替你開心。
你也會感受到他傳遞過來的能量,相反地,你一直抱怨、哀嘆,對方也會給予同情,有的人還會說出「好險我沒遇到這種人」的話,只會加深你的負面感受。
不是要你總是隱藏自己真實的情緒,想講還是能說,但別總是說壞的。
抱怨的話說一次就好,不然真的會吸引來更多壞事。
一開始只是說謊騙人家你很好,久了就會成真。
反覆地使用正面語言,你的心態、感受都會改變,這就是語言的力量。
不管你說了什麼,大腦都會設法讓它實現
無論你說的是好是壞,只要進入意識層面,大腦就會想辦法讓它實現。
就像沒自信的人,做了一件事後,人人都誇他,他也會覺得,我好像真的還不錯,自信也會慢慢累積。
而你就是那個誇獎自己的人,不斷地幫生活畫圈,而不是打叉。
那些看起來幸福的人們,不是過得一帆風順,只是他們選擇不去放大不幸。
白櫻結語
今天這篇文章會短一些,重點也說得差不多了,太多人反應文章太長,我還是想照顧一下沒有閱讀習慣的人。
不使用負面語言也是一種體貼,很多人都喜歡抱怨,但喜歡聽抱怨的人很少很少。
又何必常常把語言垃圾粗魯地往他人身上丟擲呢?對己對人都沒好處。
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心,放大好的地方,忽略壞的,人生才會越走越順。
每個人、每件事都有優缺點,總是看壞的,只會吸引來更多的壞。
這也是吸引力法則的運作原則,想正面的事,宇宙就會運用能量將它塑造出來。
但你也必須有所行動,並且堅定地相信著,白櫻本身許願過幾次都有成真。
下次要埋怨人生時,希望你腦中可以浮現今天看過的文字,將它吞回去,用正面的方式表述,對大家都好。
延伸閱讀(請點標題觀看):
想要獲得更多成長,請按讚粉絲頁白櫻(請點選藍字加入),或在最上方「白櫻文章」右側按下追蹤,也可在臉書搜尋「深度好文讀不完」就能找到我。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白櫻,用不一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