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名男子名叫森本祥司,出租「什麼都不做」的服務,靜靜陪伴委託人。

他於1983年出生,在出版社工作過3年,但與工作環境格格不入而辭職。

從2018年6月時,他開始出租自己,工作內容是「什麼都不做」,有時一天會有十幾件委託上門。

他是這樣說明自己的工作內容:

從今天起,我將提供一個『什麼都不做』的出租服務。請在僅需要我的存在的時候使用這項服務。除了簡單的應答之外,我什麼都不做。

工作內容很簡單,他只要到指定地點和對方見面,交通費和餐費由對方支付。

為什麼不收取費用呢?

「要是有償服務的話,委託方就會有一種『消費者觀念』,只要付了錢就會謀求和其相當的價值。付了1000圓就會謀求相當於1000圓的價值,而收了錢的一方也同樣為了平衡而要付出價值1000圓的勞力和時間,並因此變得十分斤斤計較」

他的故事上過新聞,被畫成漫畫也拍成電視劇過。

「一旦感到被強迫或者有壓力,我就會中止委託。」

森本做過哪些服務呢?曾有一個委託人在東京住了10年,想要搬回老家,覺得由朋友送別氣氛太沉重,於是請森本來送他,完成一場沒有負擔的道別。

在即將發車的新幹線中,委託人用手機拍下了森本在月台上送別的樣子。


委託人向森本如此致謝:

感謝你讓我體驗到了一場完美的送別。現在,我對接下來的人生旅程充滿了期待。

有個女孩發來這樣的委託:

「希望森本可以和她的小狗在散步中偶遇。」

因為自家狗狗超喜歡人類,常會看到人就衝上去搖尾巴示好,但路人反應都很冷淡。

作為麻麻不想打擾他人,只好將牠拉回來,看著寶貝每回都滿懷期待衝上前,卻一直被拒絕,麻麻感到很難過,於是委託森本在散步途中裝作路人,給牠熱情的回應。

森本接下了這個委託,於是,當天發生了這樣的事……

麻麻說那天寶貝玩得非常盡興,看到寶貝在森本身邊蹭來蹭去的樣子,麻麻心中有了釋然的感受。

在森本回家後,狗兒還在車站外垂著尾巴送別他,非常捨不得他…

森本也非常感謝麻麻的細心,原來和狗兒玩耍後,麻麻給了他一包濕紙巾擦手。

每次帶狗出門散步前,她都會事先準備好幾份濕紙巾,遞給和小狗玩耍過的路人。

森本說,這是他接到過的「最溫柔的一次委託」

森本也曾陪委託人確認醫師考試的結果,對方告訴他:

今天在你眼前要麼將誕生一位醫生,要麼將誕生一位啃老族

還有位漂亮女孩委託森本陪她抓寶可夢,因為她每回想抓寶時,都會被搭訕。

有森本陪同的這天,她完全沒被打擾,開開心心地抓到自己想要的寶可夢。

對於這些委託人,森本曾做過這樣的心理分析:

「表面上人們有各式各樣的理由,但在更深處還有某種難以用言語表達的東西。

這些人並不是單純地覺得寂寞或是需要人在身邊, 他們當中有很多根本不缺朋友,家庭也很美滿。

但要維繫這些人際關係對他們來說太複雜了。

好的人際關係都需要花心思維護,沒有任何訴求、也不做任何事情的森本,給了他們一個輕鬆、無害的出口。

很多委託人也跟森本描述過這樣的心理:

「和朋友在一起時要兼顧對方的感受很累,和完全的陌生人在一起又會覺得可怕,一個處在朋友和陌生人之間的對象,正好可以讓人放下心來。」

原來很多時候,我們只想無負擔地過生活。

為什麼想過「什麼都不做的人生」?

今年(2020年)35歲的森本已婚育有一子,為什麼會走上這樣的道路呢?

森本一直是一名優等生,能力很強,但卻有個特徵是「很難和他人配合」。

常會在求學時被提醒,懂得和別人合作,比成績好還重要。

雖然能力出眾卻無法和人合作,這樣的人在日本社會很難生存。

進到出版社工作後,更時常被上司提醒要多和他人合作,他總用自己的方法做事,卻不被接受。

於是他選擇了「什麼都不做」的出租人生活。

比起高喊「自己能夠做到什麼什麼」,森本則是擺出了「我什麼都做不到,又怎麼樣呢」這樣的一種態度。

在開始這樣的人生後,森本過去一生中承受的壓力全都消失了,以一種真空的狀態愉快地度過每一天。

被稱為「純白的存在」

委託人回饋:

「他真的只是在旁邊什麼都不幹,就像是平靜的純白的存在一般,有他在身邊就仿佛能夠把委託人的內面映照出來一般。」

「在一起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呢?對此很期待,而實際上也比預想的要有趣的多。」

森本在家不做家事也不帶孩子,曾在受訪時表示賈伯斯也沒積極帶孩子,如果他帶孩子說不定就做不出愛鳳了,如果價值就是全心投入家庭和育兒的話,這是令人遺憾的社會。

或許就是因為這樣的言論,引起了網友的批評:

「我看了取材這個人的電視節目,既然已經結了婚還有孩子,雖然現在還能湊活這樣過,但將來要怎麼樣呢?雖然這可能只是我多管閒事。現在還年輕若是今後還有想乾的事情的話,有這樣的經驗倒也不錯,但我要是這個人的妻子的話可忍受不了」

「這不就是結婚以後有了孩子但又什麼都不想干在耍任性嘛。」

「雖然做出了『無欲無求的人』這樣的形象,但實際上卻欲求滿滿的把賈伯斯拿出來作比較還從家庭中逃出來了。」

「雖然說有很多因為你而覺得受到拯救的人,但這種事情還是不要結婚一個人比較好,雖然不知道你太太怎麼想的,但我實在是很可憐你的妻子和孩子。」

也有人支持他:

「雖然一方面放棄了家庭,但另一方面也創造出了新的價值觀並拯救了很多人,這需要分開來看待,又不是幼兒動畫的角色不存在純粹的善人和惡人。」

白櫻結語

不知森本的妻子是怎麼想的?如果她可以接受也無怨言,那麼白櫻覺得又何妨呢?

森本沒負的責任,是妻子在負,他沒出的家用、沒做的家事都是妻子負擔了,但成為網紅的他,說不定能為家庭帶來收入。

森本的作法究竟好不好,我們這邊暫不討論,白櫻主要想傳達的是為什麼人們寧願從陌生人身上尋求陪伴,而不是去找身邊的人呢?

因為「沒有壓力」,曾幾何時,我們的人際關係,竟成了壓力源?

美好的互動、真摯的情感交流,為何會變得如此?究其原因,可能是大家都有太多的要求。

付出了希望得到回饋,期待對方做到他的角色應該負的責任,是男友就要陪伴,是媽媽就要無私付出,最後才會如此。

白櫻反思,若我們就能給身邊人如此輕鬆的關係,不是更好嗎?

大家都自在地活著,靜靜地陪伴,不對他人的人生加以評論和干涉,關心但不強迫。

就像天冷了,對方還是穿短袖出門,我們提醒了,他拒絕了,我們是否也能笑著說:「好喔!」

感冒也是對方自己承擔,何不開心尊重他的選擇?寫到這,許多爸媽要坐不住了,「怎麼可以不管他呢?」「我要保護他呀!」

保護和自由總是相違,對於我的毛孩,我也因為想要保護,讓她失去了不少自由,因為我不敢讓她自由作主。

寫完這篇文章後,我開始反思,是不是有些事,我們能夠盡量地尊重對方的意願呢?因為那是每個人都想要的自由。

真的至關重要的事出手,其他小事就放他自由吧!朋友不想陪我們時,見了面不想說話時,我們是不是都能笑著接受?

王菲也不愛說話,不擅相處,有次心情不好,她便找劉嘉玲出來,45分鐘沒說話又各自回家,這就是尊重。

希望你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我們是否能讓身邊人無壓力地和自己相處呢?

相關文章:

【真正的友情】「王菲」感情不順 約「劉嘉玲」出來見面 卻沉默了45分鐘

「20歲和30歲」的不同點:年輕時有一堆朋友 現在只留下相處舒服的人

「不用忍耐」的關係 最舒服:它會幫你充電 而不是抽乾你的心力

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關係」 是可以一直不說話 也可以隨時說話

做人很簡單:相處舒服就在一起,覺得累就遠離

想要獲得更多成長,請在最上方「白櫻文章」右側按下追蹤或按讚下方粉絲頁,或在臉書搜尋「深度好文讀不完」即可找到我。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白櫻,用不一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贊助商連結
最後修改日期: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