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台灣離婚的夫妻總共有5萬4402對,平均每天都有149對夫妻離婚。
2017年和2018年皆以35至39歲為最高峰,皆突破1萬對。
2019年離婚婚齡中位數為8.25年,即半數離婚者婚齡未滿9年。
為什麼大家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就結束了自己的婚姻?大多數人都會告訴你「個性不合」。
三觀不合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所謂的三觀就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若三觀不合,兩人對事物看法不一,就會常常吵架,若一直無法得到改善,離婚也是必然的結局。
簡單來說,就是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有人認為人生就該敢於嘗試,一個人也要看遍世界。
有人認為這樣很不安全,應該好好待在台灣或跟團更好。
和三觀不合的人在一起,你會覺得很累,生活中的大小事,你們觀念都不一樣。
比如說有人從小很苦,所以連速食都不捨得吃,只願吃小攤販的麵,有人卻覺得一頓飯吃5千塊也很值得,人生就要體驗。
這樣的2個人生活在一起,每天光為金錢觀爭執,便天翻地亂了。
三觀不合,但我不想離婚,應該要遷就他嗎?
婚姻必然存在著協調,畢竟世上沒有和你三觀完全相合的人。
每個人的成長經歷都不一樣,但遷就的前提應該是你是有原則的,不是無底線地配合。
就像你可以接受他有紅顏知己,但他總不能把紅顏每個都變成小三,在外面交一堆女友。
再者就是對方要能感謝你的遷就,一樣也願意調整自己的行為來遷就你。
關係永遠是互相的,總是要求一方退讓配合,委屈日積月累,誰也開心不起來。
太過遷就於對方,是換不來你想要的結果,對方還會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就像許多男人都認為對他爸媽百依百順是應該的,因為他們是長輩,你是媳婦就要乖。
他們不會記得你有多配合、多委屈,只會記得妳少數幾次不說話的回應,說妳對他爸媽很差。
把自己的感受放到了最後,就只能得到不平等的待遇。
三觀不合是因為不夠愛
若僅僅是因為三觀不合,你會離婚嗎?
並沒有重大的問題,但就是過得很不開心,你總是在猶豫要離還是不離?
離了,好像又有點小題不作,不離,心又覺得委屈不快樂。
其實三觀不合的最終原因還是因為不夠愛,兩個人都不想改變自己,也不想接納對方。
就像兩隻刺蝟,總是一看到對方就將刺放出來,就算一人想收,另一人仍豎著刺。
最終都是痛得抱不住對方,若兩個人都願意將刺收起來,用善意對待彼此,便能和平共處。
就像女人遇到了渣男還是糾纏幾年,不正因為愛嗎?
因為愛所以包容了他的缺點,放大了他的優點,才能夠一直堅持下去。
當然這是錯的,只是以此來舉例。
若在婚姻中,對方沒有人品上的問題,大家也都能拿出這樣執著的心態相處。
忘了他的錯,放大他的好,兩人都想著要遷就對方,問題一定會更容易解決。
婆媳問題讓女人最難過的不是婆婆做了什麼,而是她忍耐了半天後。
丈夫卻還來指責她,說她做得不夠好,毫無私底下的體諒和理解。
這樣完全不顧對方感受的表現,就是不夠愛而已。
白櫻結語
這篇的討論是排除人品極差的那類型人,若遇到這種人,一定要趕 快離婚。
比如說喜歡佔人便宜、借錢不還,他現在只是借錢不想還,未來就可以做出更嚴重的壞事。
這樣的人是一點都不能忍的,或是總為了自己一點小利益,就去讓別人蒙受損失,人品上的缺失,是不能退讓的。
若只是觀念不合,婚姻就是異中求同,你找個相近的,相處起來會輕鬆些罷了。
不可能兩人想法完全相同,若有足夠的愛,你深怕失去他,總會想辦法協調,而不是只希望對方改,要他忍耐。
但白櫻也相信愛的感覺是可以找回來的,我們要當那個主動的人,若你也還不想離婚,還希望再試一試。
自己主動多看些婚姻相處的書藉,從中改正自己錯誤的溝通方式。
在對方的問題中,找到自己的責任。
喚醒自己心中對他的愛,你包容我一點,我也包容你一點,日子就能過下去了。
如果對方真的有會影響生活的大缺點,並且也無改變意願,比如說總是借錢去玩某些嗜好,不顧家庭經濟。
這時或許也只能改變自己離開他,沒有人應該過著心驚膽跳的生活。
若遇上了有問題的人,你再安份守己,再會存錢,他都會將你們的生活捲入一場又一場的風暴中。
關係是雙方間的流動,而不是一方索取一方付出,你終究會把自己掏空的。
封面圖翻攝自電視劇《荼靡》劇照,僅為示意
想和我們一起成長嗎?請在最上方「白櫻文章」右側按下追蹤或按讚下方粉絲頁,或在臉書搜尋「白櫻」即可找到我。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白櫻,用不一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